第921章 悲愤(第3/3页)

人人都晓得康熙与裕宪亲王兄弟最是相得,为了弥合兄弟感情,放逐一个女子,倒也说得过去。

只是为何珠胎暗结,又为何不能养在宫中,曹颙就不得而知。

李氏听了这蒙古格格因得皇帝与裕亲王兄弟爱慕流落民间,怔了半晌,摇头道:“会不会皇上误会了?你外祖母确实是旗人不假,但是与你外祖父成亲,才有了我,怎么可能是那位蒙古格格?”

这句话,却是听得曹颙发懵。

这里的“外祖母”,肯定不是指高氏。

如今这旗民不婚的禁令,虽说是在满清入关伊始时,多尔衮制定的,但是这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真正联姻时,入了旗籍便是。

就像这高氏,就是地道的汉人,如今虽也在旗,却是在南方生活惯了的缘故,仍是以汉人自居。

“从八岁起,我便晓得自己是庶女,并不是老太太所出。生我之人,是父亲纳的外室,生我之母,产后而亡。”李氏的声音,带了几分惆怅:“那时候胆子小,怕老太太恼,就装不知道。”

“母亲怎么会晓得这些?”曹颙见母亲面露哀痛,心中沉甸甸的。

“是我无意听到大老太太劝老太太的话,才晓得老太太恨你外公……”李氏想起往事,越发难过。

曹颙总算明白,为何母亲为养成这样软绵绵的性子,那种自以为是“庶出”而小心翼翼看人脸上长大,性格不压抑才怪。

“天家血脉,怎可儿戏?若不是笃定,太后与皇上也不会接二连三地加恩。或许,误会的是李家与老太太。听庄先生说,当年随同慧妃娘娘一起出宫的,还有一位满洲贵女,许是那位才是外祖父的如夫人。”曹颙想了想,说道。

“颙儿的意思……”李氏脸色白得怕人,看着儿子问道。

“据儿子看,母亲却是皇家血脉。”曹颙肯定地回道。

随着御前消息在京城的传开,这闲言碎语是少不得的,曹颙希望母亲心中有底,省得到时吓到。

“要是如此,为何太后不认我,为何皇上……为何皇上不认我?”李氏压抑着满心悲愤,低声道。

“帝王之事,一言一行都要列入史书,许是这早年往事,有不容于史笔之处……”曹颙上前,轻扶住母亲的肩膀,安抚道:“母亲,他们不认就不认识,咱们一家人不过得挺好么?谁还稀罕多几个亲戚不成?”

李氏再也说不出话,拉着儿子的袖子,眼泪簌簌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