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贵女(第3/3页)

杜平被捆绑得结实,嘴里也塞了破布,瞪大眼睛,望着自家小少爷,挣扎着不愿意下去。被赵同使劲给了两下子,方算消停了,被死狗一样地拖了出去。

庄先生又指了指那被吓得抽咽出声的杜杰,对梁顺正道:“这个孩子,还请老大人使人……”说到这里,摇了摇头,道:“罢了,还是不劳烦老大人!”而后交代小满,将这孩子带到内院去,仔细看好。

都说“宰相门房七品官”,却不晓得这额驸府的先生是几品?梁顺正见庄先生在县衙大堂,将自己晾在一边,从容地安排这些,心下颇有些不是滋味儿。

彼此年纪差不多,都是将近花甲之年,为何觉得他这先生做得比自己个儿这个县令老爷还自在体面?梁顺正心下腹诽不已,面上却只能笑着应付过去。毕竟对方是道台府的红人,实不是他这个小县令能惹的。

庄先生要去寻曹颙商议杜家之事,又有新的变故,看来需要仔细筹划筹划。因此,并没功夫与梁顺正敷衍,应酬两句便告辞回内院去。

初瑜已经熬好了粥过来,正坐在床边侍候曹颙喝粥。粥里有腊肉丁,有干菜碎末,吃着咸滋滋的,倒也开胃。

曹颙不耐烦吃甜食,刚端上来时,见红彤彤的,还以为是枣粥之类,尝过一口,才晓得是咸粥。

只是不见米粒,又不见豆子,但是却带着豆香与米香,不由使人稀奇,问道:“是什么做的?倒是第一回吃这个!”

初瑜见曹颙有胃口,心下欢喜,脸上不禁多了笑意,道:“额驸喜欢,就多用一碗,这个是用粳米碾碎了熬的,用的赤豆水调色,最是好克化!”

曹颙点点头,拿着调羹喝了一碗,见初瑜面有疲色,很是心疼,说道:“何必这般费事,累着你怎生好?不过这几样材料,都放到锅里熬就是!”

初瑜只是笑而不答,喜云在旁接了曹颙的碗,帮他在海碗里又盛了一碗,笑着送上,说道:“额驸说得好生轻巧!婢子跟着格格到府里两年,怎么不记得额驸什么时候喝过白米粥?”

曹颙生活起居,向来都是别人侍候的,饮食这块,也没用自己操过心。现下听喜云这般说,才想起自己的“挑剔”来,笑了两声,将手上的粥喝了,而后拉了初瑜的手。

初瑜的手冰冰的,想必是沾了水的缘故。

曹颙很是心疼,低声对初瑜道:“就算要弄这些,也不许自己动手,让喜云、喜彩她们做就是!”

初瑜笑着说:“初瑜喜欢弄这些个,只要额驸用的高兴,初瑜便是说不出的欢喜!”

看着两个主子的腻味样,喜云与喜彩两个不由对视一眼,想着是不是要退避开来。不过,瞧着额驸那包扎的严实的腿,也不像是能做“坏事”的,便各自装作甚么也没瞧见,低着头,收拾了碗筷。

……

蒙阴县城,福顺酒楼,二楼雅间。

杜家二爷杜辉看着满桌子的菜肴,心中很是满意,端起手中的茶杯,冲对面的客人道:“因弟弟身上带着孝,不便陪哥哥喝酒,这里先以茶代酒,敬哥哥一杯,算是给哥哥洗尘!”

他的对面,坐着个三十来岁的壮汉,煞是爽快地端起自己的酒杯,说道:“既是这样,俺就不同老弟客气,咱兄弟先干了这盅!”

这汉子不是别人,正是今日方带了人马来蒙阴的安东卫所的把总杜斌。

春日间在蒙阴驻扎时,杜斌与杜辉吃过几次酒。因同姓,虽不是同宗,但是脾气相投,处得关系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