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死 别(第2/5页)

12

官军一一占领南京四周的制高点,李秀成等太平军将领虽然猛烈反击,还是没能收复山头。官军还在城外野地上修筑双层胸墙包围南京,两层胸墙间相距三百米。胸墙上每隔四百米到八百米便有一座碉堡,共有一百二十座,每座碉堡里驻有全副武装的官军。13人在南京,如今是插翅难飞了,只有偶尔有一些找野菜的太平军士兵在官军睁只眼、闭只眼的情形下,用绳子从城墙上吊下来弄些少得可怜的食物。有人三五成群,从城里冒险逃出,闯过无人区逃到避难所,这些避难所是曾国荃的宣传,为力图逃跑的妇孺提供保证安全的栖身之所。看守城门的太平军士兵并不阻止他们逃跑,但在放这些人出城之前还要对他们劫掠一番。14通过防线的妇女被官军安置在特殊的围栅里,据戈登的观察,这些妇女“只要村民想要,就可讨来为妻15

也没人能循水路来去,城墙和河岸之间的洼地有人巡逻守卫,而且外国领事也不准洋商以船只运送补给到天京,只有少数极鲁莽的洋人冒着被武装官军巡逻队捕获的危险,靠着偷运食物获取暴利。此时从汉口或上海往南京运输大米、食油或煤炭,跟前几年那批西洋浪人贩卖枪支弹药一样可大发横财。若是传闻某艘洋船已运粮返回,便会成为其他西洋亡命之徒的攻击目标,杀死其船员,取走银钱16

官军步步进逼城墙,许多战事也转到地下。官军挖掘一条又一条地道,而太平军则加以破坏,向官军的地道灌水或秽物,或与官军近身肉搏,官军以风箱灌入毒气,将太平军逼出。到了1864年春末,三十多条地道已开挖或近乎完工,许多地道的规模相当大,一如戈登在参观官军环形防御工事时所见:

我们向下走进坑里,发现离地面四米半深的地下有条走廊,一米半宽,大约两米高,在离城墙二十米的地方分成支路,每隔不远还有小孔用来通风。走廊用木头支撑加固,每天能挖大约四米半。17

较长的地道很容易被城墙上的太平军发现,或是因为地道上方的植物枯死,或是因为官军没有地方把挖出来的土藏起来。但官军缩小包围,环形防御工事离城墙更近,有些地方离城墙已不到三十米,在此集结大炮,向阻挠地道工作的太平天国护城军发射猛烈的炮火。18

根据李秀成所述,他在1864年春天告诉洪秀全:“合城无食,男妇死者甚多,恳求降旨,应何筹谋,以安众心。”但是,饥饿并未让天王畏惧。他仔细读了《出埃及记》第16章,知道上帝会保护忠诚的太平军,一如他每天清晨在地面的露水里撒吗哪,来保佑在西乃荒漠里的以色列子民,达四十年之久。洪秀全从1862年起,下令属下模仿以色列子民,每年存放十蒲式耳的吗哪以佑其渡过难关。《圣经》上说是如白霜的小圆物,味道甘甜,但吗哪到底是什么,并不能确定,《遗诏圣书》上以甜露和甘露来形容19。洪秀全回答李秀成:“合城俱食咁(甜)露,可以养生。”并下令:“取来做好,朕先食之。”没人知道该怎么遵旨,李秀成说:“我天王在其宫中阔地自寻,将百草之类,制作一团,送出宫来,要合朝依行毋违,降诏饬众遵行,各而备食。”20天王也在宫里吃那些结成块的野草。1864年4月,洪秀全在五十岁寿诞之后几个月病倒了。5月,病情有所好转,但很快又加重了。病因不详,李秀成确信是由于“食咁露”,而且“又不肯食药方”。他的堂弟洪仁玕说这是一次“拖了二十天的病”。其子天贵福则说他的父亲“被病拖垮了”。21洪秀全在5月30日的谕旨里(或旁人以他的名义),说他去天国的时候到了,并请求天父天兄遣天兵来保卫天京22

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安静地去世,死时并没有大张旗鼓。一名宫女只用黄绸尸布将遗体裹起,埋在地下,一如他教导太平军对待死去的同胞一般。对一个很快就会升天的人来说,是不需要棺材的。其实,洪秀全不久前还下令禁用棺材,并禁止部下言及“死”字,而要用“升天”或“迁福”。23

洪秀全死了五日之后,幼天王天贵福坐上王座。诸大臣先向上帝祈祷,然后向新天王表示敬意效忠。官军谨慎筹划总攻,在这段期间幼天王坐了六个礼拜的王位,一如他所忆:“朝事都是干王掌管,兵权都是忠王掌管,所下诏旨,都是他们做现成了叫我写的。”24然而,由于干王洪仁玕一直在南边的湖州,所以幼天王基本上是处于忠王李秀成的控制之下。李秀成说:“自幼主登基之后,军又无粮,兵又自乱。主又幼小,提(摄)政无决断之人才。”因此,“合城文武,无计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