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裂 痕(第6/7页)

37

太平天国的经文和政策之间自相矛盾,已经明显到难以一笔带过的地步了。不仅是在儒家思想的脉络是如此,在《圣经》教义的脉络底下,矛盾不一、模糊不清的情形也日益浮现。洪秀全是上帝的次子、耶稣最亲的弟弟,地位显然应比“四弟”杨秀清为高。然而,萧朝贵去世已久,耶稣的声音不再,杨秀清既为上帝代言,也是“劝慰师”、“圣神风”,他便在“三位一体”之中占了两位,而洪秀全则始终否认任何力量都不同于上帝。耶稣的地位低于其父,“劝慰师”与“圣神风”也只是上帝显圣,并不等同于上帝。而且,虽然太平天国诸王也曾梦游天堂,见过几次天父、天兄还有这个神圣家庭的成员,但是,只有洪秀全1837年的天启才是关键,他在梦中见到蓄着金须、身穿玄龙袍的上帝,还亲近了耶稣的妻与子,也即他的天嫂和其子天贵的堂兄堂姐。太平天国诸王没有一个受过神学教育,而美国公使在目前的战事中严守中立,禁止罗孝全访问天京,种种事迹如此复杂,要如何平衡或量其轻重呢?

天道无穷,杨秀清有了一探深浅的机会。提供这个机会的是英国人。1853年,英国人乘“赫尔墨斯”号拜访天京受挫,之后便不曾派遣正式外交使节前来访问。但是到了1854年6月下旬,英国人再也挡不住心中好奇。谣传煤炭囤聚在由太平军时断时续控制的芜湖一带,英国公使包令声称,在上海的英国人急须确认太平天国“能否出于公益提供煤炭”,于是派了“响尾蛇”号(Rattler)船长麦勒西(Mellersh)率数人为使团,一探究竟。其中两名英国低级外交人员还受命查明太平天国的生活及信仰状况——“其政治观点和政府形式,其宗教书籍、教义和仪式,其家庭社会习惯,以及一切值得注意的相关事项。”38

这些英国人于1854年6月20日抵达南京,但他们不准接近城郊一步,也没有太平军到他们的船上来。他们感到沮丧之余,向东王杨秀清呈送了三十个问题,举凡贸易前景、军队数目、法令、关税、入教仪式、考试、圣库、男女分营、禁吸鸦片、爵位都在其中,还有两项颇为敏感的问题:洪秀全自称为耶稣之弟,此意为何?东王头衔众多,何以其中还有“劝慰师”、“圣神风”的称号?杨秀清很快就予以答复,文书装在一只宽三十厘米、长约四十六厘米的黄色封套中。问题若是涉及洪秀全的身份和他自己头衔,杨秀清闪烁其词、模棱两可,但他算是有问必答。英方立刻将杨秀清的回信译了出来:

你问(关于本军师是否及为何接受“劝慰师”、“圣神风”的称号,以及关于“禾乃师”与“赎病主”称号的含义),我的回答是:天父下凡圣旨指出,天下万国人民之病皆是东王所赎,天下万国人民蒙昧皆是圣神风化醒。今天父指出东王是圣神风,故封东王为“劝慰师”、“圣神风”、“禾乃师”、“赎病主”,使天下人民得知天父鸿恩,倚靠本军师……
你问(你们给予耶稣以天兄称号,给予天王以次兄称号,是否是推论出来的,后者实际上是上帝之子抑或反是取譬如此?),我的回答是,天王是上帝的第二子,是天父圣旨真命。兼天王亲自上过高天一一奉聆天父明命,是天父二子,为天下万国真主,凿凿有据也。39

杨秀清也向麦勒西船长提了五十个问题,从头三十个问题的范围和性质可看出太平天国对自己这一套主张的困扰。东王如是问:

尔各国拜上帝已咁久,有人识得:
一、上帝有几高大否?
二、上帝面何样色否?
三、上帝腹几大否?
四、上帝生何须否?
五、上帝须何样色否?
六、上帝须几长否?
七、上帝戴何样帽否?
八、上帝着何样袍否?
九、上帝原配是我们天母,即生天兄这个老妈否?
十、上帝前既生子耶稣,今复生子否?
十一、上帝单生独子,还是亦同凡人生有好多子否?
十二、上帝会题诗否?
十三、上帝题诗有几快捷否?
十四、上帝性有几烈否?
十五、上帝量有几大否?
十六、耶稣有几高否?
十七、耶稣面何样色否?
十八、耶稣生何样须否?
十九、耶稣须何样色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