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天 京(第7/8页)

2 《太平叛乱》,314—315页;《天朝田亩制度》,载于《印书》,2b—3页;孔飞力《太平天国叛乱》,279页,孔飞力指出问题的复杂性就在于这一土地制度从未涉及到土地再分配的观念。

3 《太平叛乱》,314—315页。

4 《太平叛乱》,320页;《天朝田亩制度》,载于《印书》,8页。

5 《太平叛乱》,318—319页。

6 谢介鹤《金陵癸甲记事略》,651页;张汝南《金陵省难纪略》,695页。

7 《太平叛乱》,564—565页,简又文的文集中还保存有其他一些家册的原件。

8 《太平叛乱》,566—569页。

9 威瑟斯《天京:1853—1864年间太平天国统治下的南京》,199—200页;赵德兴《论太平天国的城市政策》,50—52页。

10 有关汉口商人吴福成(音译),见简又文《太平天国革命运动》,121—122页;威瑟斯在《天京:1853—1864年间太平天国统治下的南京》中,则述及了妇女的衣着打扮。

11 《太平叛乱》,448—450页;金毓黻《太平天国史料》,130—133页;简又文文集。

12 威瑟斯《天京:1853—1864年间太平天国统治下的南京》,87—90页。

13 韦烈亚力(Alexander Wylie)1859年的报告,引自克拉克和格里戈利《西方人关于太平天国的报道文选》,220页。

14 见默西埃(Mercier)《1851—1854年中国海域的“剿匪”战役》中的报告,268—289页;关于这场混乱,又见威瑟斯《天京:1853—1864年间太平天国统治下的南京》,53—54页。

15 见默西埃《1851—1854年中国海域的“剿匪”战役》的报告,268—269页。

16 更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有的弹药作坊被安置在关帝庙里。参见威瑟斯《天京:1853—1864年间太平天国统治下的南京》,104、107—108页;简又文《太平天国革命运动》,126页;祁龙威《太平天国文书史略》和王庆成《关于“旨准颁行诏书总目”和太平天国印书诸问题》两篇论文,就印书和颁行诸问题进行了讨论。

17 尽管在一些太平天国的文献中,认定旧约全书《钦定旧遗诏圣书》颁行于1852年,但王庆成坚持时间是1853年,见《关于“旨准颁行诏书总目”和太平天国印书诸问题》,190、196—197页。而在《太平天国宗教》,91页注2中,夏春涛认为颁行时间应有所变化;又见《太平叛乱》,221页,引用《北华捷报》1853年6月16日。

18 参见大英图书馆版《钦定旧遗诏圣书》,及《印书》,24页;夏春涛《太平天国宗教》,96—97页。尽管西方的神学观念远比洪秀全的思想复杂得多,但这样的事实是不可改变的,即摩押是罗得的后裔,而路得(波阿斯之妻)正是摩押的后裔。在此,我非常感谢多拉马建(George Doramajian)所作的颇具价值的解释。

19 关于《马太福音》印刷品的数目,费煦班(Fishboume)的《中国的印象和目前的革命,它的进展与前景》391页中,认为是四百套;而《在华五年》369—370页中,戴作士(Taylor)认为是六百套;又见《太平叛乱》,222—224页。

20 简又文《太平天国革命运动》,165—166页;郭毅生《地图》,67、73页。

21 《太平叛乱》,253页;载于《印书》的《建天京于金陵论》(1页),将其略作修正。其他参考文献见于《太平叛乱》,254—276页。

22 《太平叛乱》,页296、307。

23 《太平叛乱》,298—299页。

24 《太平叛乱》,305、307页。

25 “迁善省”,见《太平叛乱》,277—278页;《贬妖穴为罪隶论》,载于《印书》,1页。

26 《太平叛乱》,289、291页。

27 《太平叛乱》,291页;《贬妖穴为罪隶论》,载于《印书》,9b页;关于乔的地位身份,见《太平叛乱》,252页。

28 史式《太平天国的造字与改字》,157、159页。

29 同上,157页。

30 同上,157—159页。

31 同上,157页;151—155页中,史式对七十八个太平天国新字进行分析,分成两大类,二十二个为新创字,五十六个为替代字;160页中,他又增加了九个变化不大的新字。太平天国时期这方面的有关文献,见张汝南《金陵省难纪略》,718、722页;张德坚《贼情汇纂》,242—244页;《钦定禁笔字样》;谢介鹤《金陵癸甲记事略》,654页;罗尔纲《太平天国经集考》,27—28页。关于文字禁忌背后的原因,参见格里戈利《大不列颠和太平军》,182页。

32 《太平叛乱》,394、396页。

33 《太平叛乱》,458页。

34 《太平叛乱》,580页;张德坚《贼情汇纂》,231页。

35 《太平叛乱》,457页。

36 《太平叛乱》,563页,引自郭廷以《太平天国史事日志》卷一,232页;威瑟斯《天京:1853—1864年间太平天国统治下的南京》,105—106、1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