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追 兵(第7/8页)

9 简又文《太平天国革命运动》,89—90页。

10 郭廷以《太平天国史事日志》,181页。

11 孔飞力《太平天国叛乱》,106—107页;蔡少卿《太平天国革命前夕雷再豪和李元法起义的几个问题》,认为这些起义并非天地会起义。

12 孔飞力《太平天国叛乱》,106—111页。

13 同上,113—115页;《清代名人传略》,136—137页。

14 此为简又文亲自考察该地区得出的结论,见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卷一,338—339页;拉易《两广海盗在太平暴动中的作用》,258页。

15 郭毅生《地图》,49—50页;简又文《太平天国革命运动》,90—92页;郭廷以估计的日期略晚,约在6月10日,见《太平天国史事日志》,182页;拉易《两广海盗在太平暴动中的作用》,258—259页。

16 郭毅生《地图》,35页;柯温《太平起义:李秀成自述》,188页注65。

17 《太平叛乱》,143、148页。

18 《太平叛乱》,144页。

19 钟文典《太平军大旗联语与歌谣口号》,246—247页;又见《太平天国诗歌浅探》,13—17、50页。

20 《太平叛乱》,146页,据《颁行诏书》,载于《印书》,5b页。

21 《太平叛乱》,148页,据《颁行诏书》,载于《印书》,7b页。

22 《太平叛乱》,146—147页,据《颁行诏书》,载于《印书》,6页。

23 《太平叛乱》,145—146页,据《颁行诏书》,载于《印书》,4b—5页。

24 《太平叛乱》,147页,据《颁行诏书》,载于《印书》,6b页;卫礼贤、贝恩斯译《易经》,9页。太平天国早期的旗帜上也有类似的标语口号,见钟文典《太平军大旗联语与歌谣口号》,244—245页。

25 《太平叛乱》,151页;《颁行诏书》,载于《印书》,10b页。

26 柯温《太平起义:李秀成自述》,84页;王庆成《壬子二年太平军进攻长沙之役》,166页。

27 柯温《太平起义:李秀成自述》,84页、188页注65;拉易《两广海盗在太平暴动中的作用》,261页。

28 王庆成《壬子二年太平军进攻长沙之役》,164-169页;郭廷以《太平天国史事日志》,186—192页;简又文《太平天国革命运动》,98页。随着冯云山、萧朝贵先后去世,诸王已由五人减至三人;尽管萧朝贵身亡的消息在太平军各级军士中人所共知,但洪秀全还是按常规将去世诸王的名字公布出来。官军是从抓到太平军俘虏那里得到这个消息的,这些囚犯将萧朝贵的墓葬泄露出来,萧朝贵的尸首被挖出来,碎尸万段。参见程演生《太平天国史料,1850—1864年》,31页。

29 王庆成《壬子二年太平军进长沙之役》,170页。

30 相关人数的计算,参见王庆成《壬子二年太平进军长沙之役》,172页。

31 《清代名人传略》,537页;《清史列传》卷四五,24页。

32 《清史列传》卷四五,25b—26页。

33 拉易《两广海盗在太平暴动中的作用》,262页;关于石达开事迹,参见王庆成《壬子二年太平军进攻长沙之役》,179—182页;郭毅生《地图》,55页。

34 柯温《太平起义:李秀成自述》,189、191页,述及各种围攻战战术;王庆成《壬子二年太平军进攻长沙之役》,182—183页。

35 柯温《太平起义:李秀成自述》,189页。

36 在战略思想上,以前曾做过海盗的罗大纲与东王杨秀清看上去不谋而合,参见拉易《两广海盗在太平暴动中的作用》,241—242、263页。

37 《太平叛乱》,421—422页。

38 《太平叛乱》,423—424页。

39 《太平叛乱》,421页;据《行军总要》,载于《印书》,5页,略作改动。

40 柯温《太平起义:李秀成自述》,83页,所述加入水军的乡民,离开家乡一百里后即分不清方位。

41 《太平叛乱》,417—418页;据《行军总要》,载于《印书》,1页,略有改动。

42 《太平叛乱》,391—392页。

43 简又文《太平天国革命运动》,100—102页;拉易《两广海盗在太平暴动中的作用》,264—268页。

44 陈会元《武昌记事》,587—590页。

45 赵德兴《论太平天国的城市政策》,49—50页;陈会元《武昌记事》,593—596页。

46 程演生《太平天国史料,1850—1864年》,27—30页。

47 拉易《两广海盗在太平暴动中的作用》,268—269页。

48 柯温《太平起义:李秀成自述》,193—194页注86。

49 简又文《太平天国革命运动》,108—112页。

50 《太平叛乱》,185—186页。

51 《太平叛乱》,183—184页,略作修改、转译。

52 雷特(Rait)《陆军元帅郭富子爵的生平与战役》(Gough)卷一,278—279页;德庇时(Davis)《战争时期和缔约以来的中国》(China during the War)卷一,2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