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礼仪利益(一)(第2/3页)

“但是您觉得中国人会因为越南发动战争吗?”

“不会的,我可以保证中国人不会发动战争。”艾伯特笑道,“因为中国的那位亲王,管理总理衙门的恭亲王,是不愿意发动战争的,中国人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的首相或者是总理大臣,是不愿意发动战争的。”

“这一点,我很疑惑。”巴赫说道,“要知道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比如我们法兰西也是一样,政府都是愿意发动战争的。而为什么大使先生您说,中国政府不愿意发动战争。”

“因为中国政府发动战争,和我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不一样的。”艾伯特今天心情极好,所以什么话都愿意说,他耐心的解释道,“我看过中国人的历史,他们的历史表明,发动战争的目的只会有两个,一个是统一中国,这点毫无疑问,另外一个是对外反击,就像之前和英国法国作战那样。”

“所以,亲爱的巴赫,你没有看出来我们发动战争和他们发动战争的区别吗?”

“他们的战争不会得到经济的收益。”巴赫说道,“大使先生我说的对吗?”

“没错,你说对了,他们发动战争,是不可能直接在战争之中获取经济效益的,因为他们不存在工业品倾销地和原材料的生产地,这一点对于俄罗斯和中国来说,都是一样的,所以他们不需要殖民地,也不需要发动战争来夺取殖民地,因为在中国人和俄罗斯人看来,殖民地没有任何作用。”

“特别是中国人,我相信他们发动战争是不情愿的,这样要花很多的财政收入,得到的却只是像浩罕、或者是贝尔加湖这样的不毛之地,有什么用呢?就算他们和法兰西因为越南发动战争,他们能够得到什么?一个不怎么听话的越南?就这样?而我们可以得到越南这么一大块供法兰西吸血的地方。所以对于中法两国来说,越南的地位是不同的,在中国人的角度来说,苏伊士运河是利益,而越南只不过是面子,但是对于法兰西来说,苏伊士运河是利益,越南也是利益,所以我们只要在越南问题上表示强硬的立场,我相信中国人是不会因为利益而放弃苏伊士运河的,他们需要苏伊士运河的股份带来利益,而且他们会为了保全面子,而在利益上有所让步。”

“但是中国的太后这么多年给外界的观点,都是一贯强硬的做法著称的,恭亲王虽然是首相,可还是需要太后的命令来决定中国的国事。”巴赫说道。

“我个人认为,这种强硬的做法是有所区分的,中国太后是聪明人,知道对那些人强硬,对那些人软和,对外强硬,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她访问伦敦的时候,身姿可是比谁都要柔软。”艾伯特不屑地说道,“她很聪明,知道什么人能够得罪,什么人得罪不起,所以在苏伊士运河股份上得罪了英国人,马上又送出了克什米尔来安抚,那么现在知道了得罪法兰西的下场,我相信。”总理衙门到了,艾伯特下了马车,“现在也应该送出什么大礼来安抚我们的怒火了,不然要是李威利将军一不小心占领了整个越南。”艾伯特对着巴赫说道,“这可怎么办?我要担心起中国人那柔弱的心情了。”

果不其然被艾伯特的话语猜中,一向对着法国人不冷不热的郭嵩焘今日十分热情,未等坐下来就提出要先解决苏伊士运河的股份问题,他大度的就股份的价格又提出了退步,将价格降低在了一千九百万法郎,但是艾伯特已经知道了慈禧太后的出价,怎么可能就此了结此事?而且慈禧太后的这个出价也必然会根据越南局势的变化而更加降低,艾伯特拒绝了先谈这个事情,反而发难先谈起了有关越南的问题,“根据李威利将军的消息,在升龙府发现了一处中国人开设的商行,该商行有给予黑旗军武器的行为,请问是贵国的政府行为吗?”

郭嵩焘起初微微吃惊,但是不动声色的问道,“那请问无故侵犯越南领土的李威利将军,有没有抓获该商行的有关人等?”

“没有。”艾伯特摇摇头,“该商行的人很狡猾,我们接到了举报,前往查看的时候他们已经逃走了。”

“那么这件事只是你们的揣测。”郭嵩焘冷冰冰地说道,“外交的场合,我个人认为还是减少揣测比较好,用如果的话,我听说之前在顺化发生的政变也是贵国的政府行为了。”

“而且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绝不可能对不遵守法律的叛贼提供什么帮助,黑旗军是叛乱分子这点毫无疑问。”郭嵩焘说道,“我们十分尊重越南的自治权。”这里郭嵩焘又讽刺了一下艾伯特,“绝不可能在没有越南的允许下派遣军队进入越南,不然我们早就把这些叛乱分子给解决了,怎么可能还会提供武器给黑旗军呢?大使先生真是异想天开,至于商人们的行为,我们无法干涉,就像贵国一直无法阻止贵国的商人运输鸦片进入中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