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欲静而不止(十)(第2/3页)

俄军继续推进,并且开始用排枪还击。烟雾很快就在俄军的阵列中弥漫起来。按照排枪射击的规矩,俄军继续前进,走出这层烟雾区,然后继续射击。

方才的炮击威势很大,实际战果很小。李维仁知道自己的“要塞防御体系”其实是韦泽的牙慧。以李维斯,李玉昌为代表的李家都是以走文官道路,进而去政府部门为方向。李维仁身体不是特别好,只能称为不是病秧子。可他的理想是从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考上军校之后,李维仁各项考试以及评估只能称为低空通过。军校毕业之后,他的军人生涯也一直很不顺。李维仁比较注重防御,大家认为他当工兵比较合适,偏偏李维仁心高气傲,对于晋升缓慢的工兵嗤之以鼻。在崇尚进攻的光复军中,李维仁就混的很不怎么样。

后来李维仁抽机会跟着堂兄李维斯去见了韦泽一次,他把自己对堡垒防御的思路想韦泽讲了。那是两年前的事,李维仁到现在还能清楚的记得韦泽脸上那丝淡淡的笑容,那是长者兼强者对能力有限的后辈会露出的安抚笑容。

李维仁当时的第一感觉是,如果此时不能得到韦泽的点拨,他这一辈子就没有方向了。所以李维仁焦急地喊道:“都督,请一定告诉我您对要塞防御的看法。”

这种哀求看来起了作用,韦泽说道:“我一直没有研究过要塞防御战,我只能给你说些零散的东西。以前的要塞防御,讲的是站得高看得远。现在火炮技术进步飞快,立起那么一个高高的炮楼,敌人到你的射击死角,一通炮打过来要塞就完蛋了。现在的要塞防御战,需要的就是一个低字,我在地上扣一堆乌龟壳,敌人不到我们一定能杀伤的范围内,我们就不开火。这就需要我们有火力点,这些火力点一定要梯次分布,而且能够互相支援……”

那次请教让李维仁受益匪浅,也让他明白了为什么那些李维仁只能仰视的大人物面对韦泽的时候总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原本李维仁认为这是皇帝应该有的权威,现在他明白了,那些大佬敬畏的是韦泽的能力。接下来的两年里头,李维仁开始消化学习韦泽的要塞理念。

可军队的人事部们大概对李维仁也没了培养的想法,此次大规模卖武器装备给奥斯曼帝国,人事部给李维仁晋升了中校阶级,把这位“刺儿头国舅爷”远远的打发到奥斯曼帝国来。至少李维仁是这么认为的。

现在,李维仁的学识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普列文要塞是个“低”要塞,十天的修建中,数万军队拼命的挖掘坑道,利用了携带的有限铁板,修筑了坚固的火力点和指挥点。坑道连接着各个阵地,防炮洞,藏兵洞,挖了一个又一个。

俄军炮火的确摧毁了很多建筑,那些建筑仅仅是奥斯曼军为了迷惑俄军而留下的障眼法,那些建筑内里能利用的木料砖石早就被拆空了。

现在俄军顶着不算密集的弹雨,以较小的损失终于进入了200米的距离。在毫发无伤的前线指挥所里面,奥斯曼·努里帕夏下达了命令,“前线部队全部换连珠枪!”

俄军觉得对面的奥斯曼军的火力瞬间停顿下来,他们以为奥斯曼军队已经准备放弃抵抗了。沙皇的灰色牲口们发出震天的呐喊“乌拉!乌拉!”端着步枪就向要塞冲了过来。

迎接俄国军队的则是单独火力点中加特林机枪毫不停歇的射击,在防炮洞中的俄军也涌上了有些残破的阵地,用五法弹夹式步枪向着不到200米,并且不停前进的俄军猛烈射击。

即便遭到了意料之外的迎头痛击,沙皇的灰色牲口们也没有崩溃,他们按照残酷训练之下养成的本能,装弹,抬枪射击。这种勇敢真的值得称道,可双方射击速度实在是相差太远,奥斯曼军的火力投放密度几乎是俄军的三倍。

在望远镜中,李维仁看到俄军被一片片的打倒,而那些被幸运女神眷顾还站立在战场上的俄军们孤零零的站在死伤者的人堆里面,他们一面哭泣着,一面继续射击。直到被奥斯曼军以密集的子弹把他们打倒在地。

战场上遍地都是死伤者,就在奥斯曼·努里帕夏大喜过望的时候,李维仁放下望远镜冷静地说道:“马上让阵地上的部队撤下来,俄军只怕又要炮击了!”

李维仁猜的没错,兴奋无比的奥斯曼军刚撤回防炮洞里面,俄军的炮兵就开始猛烈射击。李维仁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这一轮的炮火不仅没有像上一轮那样让他感到恐惧,反倒让李维仁感觉到对面俄军指挥官的歇斯底里。

漫长的炮击结束之后,俄军再次发动了进攻,第二次进攻不过是第一次进攻的翻版而已,唯一不同就是俄军这次更顽强,坚持的更久。也造成了更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