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规模的艰难(十五)(第3/3页)

毕庆山身为广东土地办公室的主任,也是大家心知肚明的未来广东省省长,他在这件事上下了大功夫,“我简单的讲一下,授田令里面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授田对象的权力,在土地国有化的基础上,接受授田的家庭拥有了土地的使用权,这些使用权可以继承,却不能自由出售与转让,如果想解除和我们签署的授田令,土地必须重新交还给我们。第二部分则是授田对象的义务,凡是接受授田令的人,得到土地之后,就自动解除任何地租,但是要承担起相应的纳粮义务。当然,如果其家庭有人服兵役,在其服役期,就可以减少纳粮比例。第三部分,就是接受授田令的人,必须上缴自己家的土地,我们不接受这帮人拥有授田拥有的土地之外,还有另外的私有土地。一旦发现,立刻没收。大概就是如此。”

李玉昌是商人出身,徽商们因为自己老家土地贫瘠,所以对种地不是有特别大的兴趣。即便如此,真正见识到了土地国有制下的土地政策之后仍然是浑身不自在。李玉昌知道韦泽不禁止大家发言,所以思忖了一阵之后他还是发问了,“都督,授田令好不好,我也不知道。不过这授田令与你说要建立的现代民族国家有何关系?”

韦泽答道:“耕者有其田,这本来就是百姓们的愿望。凡是接受授田令的人,其实就有了纳粮与服兵役的义务。家里一人参军,赋税减三成,两人参军,赋税减六成,三人从军,赋税全免。愿意老老实实种地的,都是良家子。他们参军就是响应与服从了国家的政策。不管是他们还是他们的家人,其实都知道,只有先存在了国家,才有他们今天的日子。你说呢?”

李玉昌一听,的确是这个道理。可李玉昌还是有些不安,“都督,若是每家人都有人参军,岂不是我等税收要减少很多么?”

这种商人斤斤计较的态度把韦泽逗乐了,“哈哈,我们只担心百姓不追随我们,怎么可能担心百姓都来追随我们呢?若是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军,我们立刻手握几十万军队,有这力量,哪里用担心有什么是完不成的?不用担心,若是现代民族国家连这个问题都处理不了,那他定然是无法存在的。”

韦泽不想说太多,其实李玉昌的这种心态即便是在新中国不是没有相同意见者的。但是新中国在21世纪证明了一件事,工业社会工业水平越高,需要的劳动力反而会只多不少。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之所以无法重复中国崛起的道理,理由很简单,他们的国家政权很无能,既不能创造出大量就业机会,更无力培育出大量受过真正教育的劳动者,更没有办法让这些劳动者为本国工业资本服务。

这个问题太过于复杂,完全超出了李玉昌的理解能力,为了不自找麻烦,韦泽只能对此闭口不谈了。“如果大家没有别的意见,现在就开始执行授田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