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谁是谁的谁(第2/3页)

继孙美瑶之后,共合又出现了新的女将军。杨玉竹以少将军衔担任山东省军第五师(暂字取消)第一旅旅长,第二旅旅长程月,第三旅旅长兼炮兵营长孙鹏举,骑兵团团长耿耀张。兵员由第五师自主招募,从原来的一个旅编制,一次扩编成一个正规师。地方上,又许了两个县长,及数个市一级的行政名额。

一干陕军将领奔走相告,情绪基本都可以算做喜大普奔。毕竟在鲁军体系里当一名营团干部,收入比起在陕西当师长都高,绝对算的上从军第一选择。不少人暗自嘀咕着,三太太这是想通的太晚了,要是在疏浚淮河时就睡在一起,潍坊会战,怎么会轮到陕军扛炮子?

桃红马与白龙驹并行,但是桃花马上的骑士,已经到了白龙驹上。杨玉竹的热情奔放,让赵冠侯也叹为观止。只要没人的地方,她就会主动上来亲热,一身高明的武艺,加上那身轻功,也给两人之间增添了无数情趣。

“我都说过了,老房子着火烧的快。等回了山东,狼多肉少,抢不过她们,先在这过瘾再说。”杨玉竹在赵冠侯怀里大声说着,没有害羞的迹象。“苏大妇是个好人,可是其他人,就没有几个省油的灯。我到是不怕跟她们打架,动武,我谁也不在乎。可是,你到时候就难免头疼。我知道该怎么当小老婆,该懂的规矩,我都会做,不过现在,我得多要一些……”

赵冠侯点着头“我做的事,肯定会承担起责任,该有的婚礼,你也一样会有,不会有区别对待。陕军的情形,你比我清楚。他们是一群好战士,但是需要训练和纪律,尤其后者更重要。行政干部上,现在已经是极限。关中来投的多是武人,秀才还是少啊。南方才子北方将,关中的冷娃排两行,我现在多看到武将,少见文官,不好安排。”

杨玉竹却不满的哼道:“少看不起人!回头我派专员到陕西,给你找些秀才来,保证不输山东文人。别看山东是圣人之乡,可要说文案夫子,我们关中一样有人才。早晚有一天,我们要打回关中,把陕西也发展的像山东一样,那才真对的起关中父老乡亲。”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也没意见。到时候就让你挂印,带着兵衣锦还乡。三秦观音,回来救苦救难,多好。”

说到挂印,杨玉竹想起来,自己的身份,已经是少将。虽然上报的文书还没批复,但是领章军装,都已经换好了。自袁慰亭死后,鲁军眼里正府的概念淡漠无比,有事一律先斩后奏,连肩章勋表,自己也一律代办。不管陆军部是否批,反正自己先承认了这是少将。

要是在郭剑身边……她摇摇头,不该再想起他了。他不会让自己做少将,只会让自己做他的三太太。就像不管多宠自己,也不会让自己掌兵权一样。只有眼前这个男人,才会放手让自己去施展,郭剑眼里,自己只是他的一件宝贝,这个男人眼里,自己则是个自由人。

她忽然在马上站起,用手指着远处“那里有片林子,咱们进去……”

京城陆军部内,来自山东的请示电文,与徐又铮在外柔然发来的电报放在一起。外柔然的进展很顺利,各路王公都表示了归附之心,放弃自治主张。当然,这还是建立在共合强大的武力之下。

如果铁勒或是扶桑恢复元气,继续对外柔然开展工作,还可能存在变数。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在外柔然驻扎一支强有力的部队,震慑柔然诸王。

这支部队的最佳人选,莫过于山东的第一骑兵师。其不但战斗力强,且有着丰富的马上作战经验,与铁勒、扶桑都交过手,且有着足够的威望。如果由其驻于塞上,足以镇服这些草原贵族。

可问题是,想想也知道,山东根本不会同意这个要求,陆军部的命令,在山东也等于废纸。更可虑者,是徐又铮另一份密电里提到的内容。

山东与奉张组成秘密联盟,协助张雨亭一统关外。而张雨亭又把内外柔然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对于钟央派一支部队经略外柔然的行为极为不满,多半是想要从中破坏。山东与奉军配合,恐怕非但不会帮助小徐经略外柔然,反倒可能下黑手,使绊子。

再者,在徐又铮的布局中,是希望鲁军留下一个师布防庙街,等到铁勒部队自相残杀,元气大伤之后,再以军事行动夺回庙街主权。可是赵冠侯压根不听从他的指示,已经下令部队做好开拔撤退准备。至于庙街的防卫问题,交由张雨亭的一个骑兵师负责。

那些胡子的忠诚度无从保证,尤其是对段芝泉的忠诚,更为可疑。只要有洋人给他们提供经济支持,他们肯定会和洋人更为亲近。这样的部队留下,庙街行动的意义,除了救回大批中国百姓外,寸土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