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三线皆败(第2/3页)

沈金英连忙笑道:“快别提了,这冠侯也是胡闹。给陛下选女官,最后搞成给自己选女人,闹出不少风波来。内宅里打的比咱皇宫热闹多了,这事……也就耽误了。”

“原来是这样……他看上哪个女人,就让他娶了就是。你亲自发一份电报给苏氏,就说是我的意思,让她以大局为重。不管是什么女人,哪怕是名门闺秀,大员千金,都一律赐婚!成婚之后立刻动兵,到四川做前敌总指挥。我封他……做西南五省之主!”

袁慰亭的声音变的高了,似乎是下了最大的决心。“山东被冠侯管理的很好,但是现在的山东,已经发展到了极限,任他再有本事,也不会让山东变的更好。与其这样,不如让他去另一省开府,给国家建造第二个,第三个山东。像山东这样的省份越多,我国力越强,于国家民族,都大有裨益。寒云的性子,一如前朝曹子健,乐于诗书,懒于理政。这样的人,不适合为君,我即使把国家交给他,他也没有力量掌控。所以按我想来,不如给他安排一省就藩,做一个逍遥王爷。吃喝不愁,也顺他的心意。山东物富民丰,不需要能吏,只需要守成,让寒云就藩于山东,于他是最好的结局。至于冠侯,西南五省都给他,让他做国家的西南王,日后长江以南以他为主,与我一字并肩,这下,他总该满意了。”

袁慰亭这个安排,甚是巧妙。如果他安排其他人到山东的位置上,沈金英一定会站出来,为赵冠侯力争。可是现在把山东帅位许给袁寒云,等于是用她的儿子挤走她的兄弟。两下权衡,却是儿子重于兄弟,沈金英也没有话可说。

扶桑入侵山东时,赵冠侯公开拒绝兵工厂搬迁的命令,实际上,已经让袁慰亭颇为不满。山东会战之后,赵冠侯的声望,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点,竟是大总统的声望不如部下。再结合山东的军事及经济实力,袁慰亭不能不担心,万一赵冠侯有意大位,自己又能否制他。

基于传统的忠义思想,他不认为赵冠侯会真的叛乱,但是到了自己的儿子继位后,他会采取什么态度几很难说。

是以,对于山东,早就想有所动作。但不管是基于沈金英的关系,两家一直以来的友好合作,还是社会的舆论风气,他都无法对赵冠侯采取事实上的行动。这次西南用武不顺,让袁慰亭终于下了决心,以牺牲一部分皇帝威权为代价,说服山东出阵。

将赵冠侯调离山东,切断其与根基的联系,在西南开府成功,起码也是十年以上的时间。那段时间内,自己的儿子,应该足以训练出一支强兵,压服各省督军,即使赵冠侯,也不敢轻举妄动。这也是自己为儿子,拔去的最大一根刺。

“你给他发一份密电,把我的意思说明白。泰西人反复无常,明明在报纸上答应支持我称帝,可是转过来,却不许我们的部队借道攻云南。分明就是欺我们软弱,只有冠侯这种强将,且熟悉外交的人去,才能不被洋人欺负。再者,现在泰西爆发大战,列强于中国所能发挥的影响有限,正是我中华崛起的大好时机。越南自前金时代,为卡佩所夺取,成为泰西列强殖民地。这次借着用兵云南的机会,我会给冠侯支持,让他收复越南,将该地列入中国版图。破扶桑于前,收越南于后,封狼居胥之功,可比大汉冠军侯霍骠。他日袁与赵共天下,江南人财军权,我都给他。赶快发报!”

沈金英虽然明知赵冠侯于称帝报不支持不反对态度,更不会为洪宪出兵。可是眼下,袁慰亭已经把翻盘的希望寄托于山东,她也只能希望,老交情还能再用一次。划江而治,半分天下的承诺,或许可以换得山东出兵……但愿如此。

看着袁慰亭那憔悴的脸,沈金英暗自祈祷着:老天保佑,就让他的梦,能多做几天吧。

电报发到济南时,赵冠侯正猴子献宝似的,将一份自己亲手制的冰碗放在陈冷荷面前。

“我跟你说,要说这冰碗啊,就得吃会贤堂。那左近有十亩荷塘,遍种河鲜菱藕,塘水来源跟北府一样,都是京西玉泉山的水,所以那的河鲜,比西湖的莲藕更胜。此外河塘还产鸡头米,刚刚壮粒的鸡头,极不但不出分量,药铺也不收,所以谁也舍不得采,只有会贤堂有。你上回在会贤堂赴梁财神的财神宴,吃的就是这个。咱济南虽然比不了京城,可是一城山色半城湖,要想吃口河鲜还没办法了?尝尝我这手艺,用料比京里是差了点,但是也是刚下的芡实,上好的河鲜,你看口味像不像?”

怀孕的女人害口,不知道就想起吃什么,加上闷热的天气,让孕妇更容易情绪激动。陈冷荷现在正处在这么一个阶段,虽然有电扇,又不敢吹,热的心燥,就想起京城吃过的会贤冰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