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天灾人祸(第3/3页)

“这一点,我也想过,但是连朱尔典都跑到了山东,双方的合作,已经注定成功。从阿尔比昂人开放租界给鲁军开始,就注定了现在的结局。”

板西道:“虽然合作无可挽回,但是不代表我们失去机会。朱尔典不和共合外交部联络,直接与赵冠侯联系,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根据我对中国官场的了解,这样的行为,必定不会为袁慰亭所接受。随着山东会战结束,赵冠侯的声望到达顶点,袁慰亭对于他的态度,也必然发生改变。共合需要英雄,但英雄只能是袁慰亭自己。功高震主,这是中国千百年以来,无数英雄的取死之道,赵冠侯也不例外。我们只需要在这方面做一点文章,就可以让两人离心离德。虽然不可能逆转山东的战场,但是至少可以分散共合的国力,不给他们赶超我国的机会。”

鞭炮声传到房间里,比起过年更为热闹。虽然身处租界,但是东交民巷也有华人居住,并不禁止鞭炮。鸣鞭者究竟是庆祝山东大捷,还是庆祝扶桑遭难,就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说的明白。

鞭炮声如同耳光,落在日置益脸上,劈啪做响。自鸭片战争以来,扶桑在中国几时吃过这种亏,受过这样的窝囊气?

自中国开埠以来,华洋积怨已久,自上而下,都对泰西各强国怀有不同程度的敌视及报仇情绪。

扶桑曾经依靠同文同种等优势,在中国努力维系着良好形象,可是随着山东战役的爆发,以及扶桑军队的倒行逆施,这些年努力经营的成果毁于一旦。自今日起,扶桑再难以救世主形象,出现在共合国人面前。

比起远隔重洋的泰西各国,扶桑距离共合太近,更容易被人记住,也就更容易成为攻击目标。如果让共合从容发展,有朝一日,他们就会骑在扶桑脖子上,讨回曾经失去的一切……

日置益暗自作出决定:这样的情况,绝对不能发生。帝国的崛起,是不容破坏的伟业,即使现在遇到挫折,未来也必然成功。虽然自己手上没有兵力,但是不代表不能做出贡献。武人已经败了,就让他们看看,扶桑文人的本事。

日置益与板西八郎的交谈,持续了超过三小时,就在两人的计划基本完成时,一份来自扶桑本土的紧急电报,摆到了案头。内容不多,却被标注为绝密级别。

“确认,皇太子抢救无效身故,陛下病危,海军有异动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