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上兵伐谋 其次伐交(下)(第2/3页)

山东战场上最大的变数,实际是出在铁勒身上。铁勒与阿尔比昂结盟,出兵攻击普鲁士,提出的条件,则是阿尔比昂对山东实施制裁。卡佩也支持铁勒的要求,认定铁勒能提供的力量远比山东为大,答应铁勒的条件更符合协约国利益。

固然赵冠侯留有后手,不至于真因为阿尔比昂翻脸,就全盘皆输。但是假如阿尔比昂没能坚持住立场,真的出卖山东,山东所要付出的代价,必然大为增加。

阿尔比昂的坚持,并非信守原则,更不是良心发作,而是该国与铁勒的关系,实在也很微妙。在东方利益上,两者处于无可调和的矛盾对立之中,乃至于外交上,支持铁勒就等于背弃阿尔比昂,反之亦然。整个扶桑铁勒战争期间,如果没有阿尔比昂提供的巨额贷款,扶桑也坚持不到最后胜利。也正因为扶桑铁勒订立军事互助和约,而被阿尔比昂视为叛逆。

虽然在普鲁士的压力面前,铁勒加入了协约一方。可是指望铁勒出兵帮助阿尔比昂维护在东方的利益……估计铁勒人一定会双手支持,大力协助,无非是把阿属天竺,变成铁勒属天竺。这对于卡佩当然没有损失,可是阿尔比昂人除非穷途末路,否则怎么可能答应这种条件。

与之对比,山东的力量弱小,却正符合阿尔比昂人的需求。既可以提供协助,又足以为阿尔比昂所制,不至于尾大不掉。这样的帮手,才是阿尔比昂帝国所需要的。

事实的发展,也证明了阿尔比昂的决策是正确的。在泰西战场上,铁勒的出兵,非但未能逆转战局,反而使局面进一步恶化。经历连番内乱、清洗之后的铁勒,实际远没有想象中的强大。

固然,在纸面上,铁勒仍然拥有庞大的军势,但是指挥系统混乱低能,后勤保障一塌糊涂,军队的战斗力远不能与兵力相匹配。清洗之后选用指挥官的唯一标准就是忠诚,但是他们只会宣誓效忠,却不懂得怎么发布命令。军需官的贪墨,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前线的战士得不到食物、弹药,灰色牲口不得不把刺刀绑在木棒上,被皮鞭驱赶着冲出阵地,朝着普鲁士部队自杀式冲锋。

接二连三的溃败,让数十万铁勒士兵白白战死沙场。战局的变化,反倒鼓舞了普鲁士军队的士气,让普军打出一个接一个小高峰。同时,大批的物资进入普鲁士仓库,反倒增加了普军的战斗潜力。这下,就连卡佩人都得承认,铁勒这个盟友更多的时候是在帮倒忙。

在错误的指挥浪费大批士兵生命,几乎酿成哗变之后,卡佩军队已经不敢轻举妄动。阿尔比昂军队的态度与之类似,在西线主要以防守为主,期待以拖待变,同时寄希望于扬基的调停,早点实现和平。

普鲁士的军靴踢碎了传统的泰西局势,普皇威廉接连表态,支持白铁勒与乌克兰独立,支持爱尔兰建国,原属阿尔比昂的殖民地,有一多半都提出要求,要更多的自治权,要求更大的权力……

传统强国地位摇摇欲坠,一个能提供五十万劳工,并能派出部队稳定东方局势的盟友,已经成了阿尔比昂必须争取的强大助力。对于卡佩而言,局势其实更糟糕一些。毕竟普鲁士只要向前一步,巴黎就有可能陷落,比起阿尔比昂,他们实际更等不起。

“好了,冠侯,现在不是谈论那些前尘往事的时候。泰西的局势,同样关系着贵国的利益,早一点结束泰西战争,恢复经济,对我们在坐的每一个人都有好处。简森夫人以为如何?”

简森在战争之前,即以秘密离开山东,周旋于泰西各国,发挥了自己全部的人脉优势,并投入了大笔资金,终于促成了几方的秘密交涉。眼下,比利时国土尽丧,她在比利时的产业,自然也都归了普鲁士人。

如果不是在战前把大量产业投入到山东,她现在可能已经一无所有,一想到此,她对赵冠侯的爱意更浓,这个时候自然会和爱人在一条阵线上。

她露出一个礼貌的微笑“对不起朱尔典阁下,我的看法可能跟您有些出入。您要知道,现在我最主要的利润,都来自青霉素。上帝保佑,如果不是战争,谁又会大规模的采购这东西。我现在所有的工厂全力生产,都很难满足定单要求,我倒是希望战争可以延续的时间更长,这样我就会发更多的财。”

“前线士兵的家属,不会喜欢您的发言。”朱尔典摊摊手“冠侯,我们是好朋友,除了公事上的来往,也有深厚的私交。我希望你明白我的立场,我是支持你在山东的权益的。但是,也请你支持我,支持协约国。只有我们合作,才能维护所有人的利益。铁勒方面,我会和他们沟通,我可以担保,铁勒不会介入山东的利益之争,也不会介入贵国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