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炮灰向前冲(第2/3页)

自从政变之后,天佑挨骂的次数多了,基本没得过夸奖,像这种训斥已是家常便饭,只低着头一语不发,等着慈喜撒够了火就罢。慈喜看着韩荣

“你看看,这就是咱大金的皇上,只这么一副窝囊样子,又哪里像个人主?我当初叫了三次大起,才定下开战的事,可将来,承担骂名的只会是我这个老太太。皇帝若能明白为君者的苦衷,就不会说方才那番话了。我问你,准备的事怎么样了,人还可靠么?”

“老佛爷放心,王德贤是个土佬,为人呆头呆脑,让他干什么他干什么,不敢有半点违拗。那二百辆大车让他们来装东西,他们就只管装,至于是什么,绝对不敢问,也绝对不敢多看。曹仲昆、李秀山二将,是赵冠侯的结拜手足,与他是过命的交情,有这两人的兵马守着宫禁,即使洋人来了,他们都能抵挡一阵,端王等人就不足一论。”

听到赵冠侯的名字,天佑的脸色明显变了变,这种表情变化虽然只是一刹那,却瞒不过慈喜。她冷哼一声

“怎么?还记着仇呢?”

“儿子不曾有此想法!”

“没有是最好,有的话,便是十恶不赦。当日无我,今日无你,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了吧?如果宫里不是有我扶持着你,大阿哥父子早就对你下毒手了。要没有赵冠侯领兵勤王,那帮子飞虎团的混人,就要做出天佛不容之事,你可曾想过,赵冠侯是救过驾的?”

天佑帝心里,自然不认同慈喜的说法,如果没有赵冠侯、袁慰亭当日反戈一击,自己说不定已经执掌朝政,自不会与列国开战,更不会有大阿哥在宫内以侄欺叔之事。但是这些话,是不能拿到台面上说的,他只一点头

“儿子都明白。赵冠侯是功臣,宫里的安全靠他带来的兵保障,儿子也知道。但是儿子实在不明白,为什么……为什么您还要让他随李秉衡去打洋人,又同意端王所奏,斩杀五大臣。”

端王上本,要求讲对洋人主和,对飞虎团主剿的五名大臣处以斩刑。这些人里,既包括了慈喜的宠臣杨立山,也有许景澄、徐小云等善于办洋务,能与洋人沟通的大臣。

在天佑看来,既然风向变了,就该保留这些人的性命,以待日后与洋人弥缝关系,明明要跑,反倒是杀了这些主和的,未免让人觉得左右摇摆,没有定见。

慈喜道:“傻哥,你懂什么?咱们装运大车这事万一被端王知道,怕是要生出变故,他现在丧心病狂,说不定借着这因子,就要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行为。所以,咱得使个瞒天过海的办法,让那些疯子以为,我虽然保全洋人性命,但也是要主战。五大臣的首级,就是他们的一颗定心丸。只要他们把眼睛放在这件事上,我们就好走了。至于那几个大臣,就算是为国尽忠了,等到日后风平浪静,我自有他们的典恤,不会亏负。赵冠侯的兵能打,就让他与洋人顶一阵,他多顶一天,我们就多一天的筹备时间,至于他能顶到什么时候,就看他自己的本事,能不能活下来,就看造化。”

慈喜看看这房间里的摆设“这一屋子东西,得抓紧挪,都是我最喜欢的。换一些次一点的进来,偷龙换凤。二百辆车,实在是太少了。可是现在,想多找几部车也很费力,赶车护车的人,也很难找,只好将就了。”

她又看看天佑帝“皇帝,有件事我必须要告诉你,咱们要走的话,只能是咱们娘两个动身,其他人带的越少越好。就算是皇后,也不能随驾。”

天佑与皇后夫妻相恶,几至成仇,不带皇后于他而言,是一件好的不能再好的事情。慈喜所说,显然不是指皇后,而是指他真正在意的珍妃。他心知,这话一出,必有下文。果然,慈喜又道

“洋兵无理,若是攻入内城,珍妃难免受辱,若是如此,咱们大金就会蒙羞。惟今之计,只有早做准备。”

“亲爸爸开恩……她……她现在已经知错了!”

天佑不曾想,慈喜对珍妃怨恨如此之深,竟要在这个时候,致其于死地。想来是与不久之前,崔玉贵呈交的那张从永巷流出的字柬有关。那上面,是珍妃要自己留在京里,与洋人交涉,借机恢复帝位的建议。可是不想字柬落入崔玉贵的手,如今怕是成了她的催命符。

慈喜目光阴冷,如同鹰隼“皇帝,你是说,你要保下珍妃的性命,也就是说,你觉得她说的有道理?毕竟你是皇帝,若是你非要这么说,那我就把人情卖给你,带她一起走。是带她,还是不带她,我就听你一句话了。”

语调冰冷,不含丝毫感情,让天佑帝身上出了一层冷汗,好不容易修复的母子关系,又将掉落冰点。他心内有数,若是自己要保全珍妃,多半保不下来,最终说不定还会祸延己身。多见积威,已成习惯,思前想后,那一句保下珍妃的话无论如何竟是不敢从口内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