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易抚(第3/3页)

本来最早不换毓贤,是其素有能员之称,为人也很清廉,在朝廷里官声很好。加上出了这么大的案子,如果罢免他,只怕无人敢去接印。可是现在由他处置的事件,已经要演变的不可收拾,就顾不了许多,先撤了再说。

至于接任人选,韩荣保了袁慰亭,他的侍郎候补官衔,放巡抚倒是极恰当。武卫右军能战,太后亲眼看过他们会操,如果洋人真以刀兵相向,也只有武卫右军堪可一敌。

赵冠侯又是袁慰亭的部下,两人合作最是默契,也算是朝廷在最大限度内给了方便,并许给袁便宜行事,全权处置之权,言下之意,就是只要能保住那些洋人,不要动起刀兵,不管是招安还是给饷,一应照准。

天佑帝是恨极了袁慰亭的,可是他的恨并没有意义,太后的旨意一到,他除了照本宣科外,什么也做不了。是以军机连续两道上谕,一明发,一廷寄。廷寄是命袁慰亭交卸差事,即刻上任,而明发的上谕,就是革毓贤山东巡抚之职,交部议处。

也就在这两道电文发出不久,朝廷又接到山东方面的电报,普鲁士洋兵两千余人,乘火车自青岛出发,向枣庄方向行动。到这时,就连慈喜太后,都有些坐不稳,召见军机商议着一旦开战,该当如何处置的问题。

于枣庄城内而言,则是朱红登与心诚和尚到来后,便于枣庄设擂亮拳,众人演习武艺,向洋人示威。朱红登号召力极强,短时间内,枣庄城内外,聚集了数千名拳民,情绪日见高涨,已经有人提出要打死城里的洋人,为国除妖的话。一个连的普鲁士骑兵,在这个时候也做不了什么,全部收缩到李曼的住所,场面几乎已到一触即发的边缘。

若是拳民真的开始攻打李曼的住处,不管能否得手,都将是一场难以言表的奇祸。好在关键时刻,袁慰亭的火车赶到枣庄。百姓以为巡抚依旧是毓贤,来此是给拳民助威的,朱红登带了一支人马前往迎接,不想巡抚已变,立场就也不同。车一到站,先是排枪,又是手留弹,最后是无情的剿杀。数千拳民皆散,朱红登被擒,心诚和尚下落不明,一场重大的外交事件,终于被扼杀在摇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