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五胡之乱(下)(第2/2页)

409年,刘裕出兵灭南燕。想要停镇下邳,经营河、洛,而后方又有变故。先是399年,孙恩起兵会稽:今浙江绍兴。后为刘牢之及刘裕所破,入海岛而死。其党卢循袭据广州。桓玄不能讨,用为刺史。卢循又以其妹夫徐道覆为始兴相。今广东曲江县。刘裕北伐时,卢循、徐道覆乘机北出,沿江而下,直逼京城。此时情势确甚危急。刘裕速回兵,以疲敝之众,守住京城。卢循、徐道覆不能克,退回上流,为裕所袭败。裕又遣兵从海道袭据广州,把他们打平。刘裕于是剪除异己。至417年,复大举以灭后秦。此时后魏正值中衰;涼州一隅,目前秦亡后,复四分五裂,然其中并无强大之国;氐酋吕光,为苻坚将,定西域。苻坚败后,据姑臧自立,是为后凉。后匈奴酋沮渠蒙逊据张掖叛之,为北凉。汉族李暠据敦煌,为西凉。鲜卑秃发乌孤据乐都为南凉。后凉之地遂分裂。又有鲜卑乞伏国仁,据陇右,为西秦。后凉为后秦所灭。西凉为北凉所灭。南凉为西秦所灭。西秦为夏所灭。北凉为后魏所灭。姑臧,今甘肃武威县。张掖,敦煌,今县皆同名。乐都,今碾伯县。西秦初居勇士川,在今甘肃金县后徙苑川,在今甘肃靖远县。夏虽有剽悍之气,究系偏隅小国;倘使刘裕能在关中驻扎几年,扩清扫荡之效,是可以预期的,则当南北朝分立之初,海内即可有统一之望,以后170年的分裂之祸,可以免除了。然旧时的英雄,大抵未尝学问。个人权势意气之争,重于为国为民之念。以致同时并起,资望相等的人物,往往不能相容,而要互相翦灭,这个实在使人才受到一个很大的损失。刘裕亦是如此,到灭秦时,同起义兵诸人,都已被翦除尽了。手下虽有几个勇将,资格都是相等的,谁亦不能统率谁。而刘裕后方的机要事务,全是交给一个心腹刘穆之的,这时候,刘穆之忽然死了,刘裕放心不下,只得弃关中而归,留一个小儿子义真,以镇守长安。诸将心力不齐,长安遂为夏所陷。刘裕登城北望,流涕而已。内部的矛盾,影响到对外,真可谓深刻极了。420年,刘裕篡晋,是为宋武帝。三年而崩。子少帝立,为宰相徐羡之等所废,迎立其弟文帝。文帝亦是个中主,然无武略,而功臣宿将,亦垂垂向尽。自北府兵创立至此,不足50年,南方新兴的一种中心势力,复见衰颓。北魏拓跋珪自立,是为道武帝。道武帝末年,势颇不振。子明元帝,亦仅谨守河北。明元帝死,子太武帝立,复强。公元431年,灭夏。436年,灭燕。凉州之地,亦皆为其所吞并。天下遂分为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