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改变,从何开始?(第7/7页)

为什么宰相要建议魏王杀了卫鞅?因为这样的奇才一旦为敌国所用,就会是魏国的灾难。他既然要杀卫鞅,为何又劝卫鞅逃走?现代人可能不明白,这是古代的文化传统。宰相前面对魏王讲的话是为国家尽公心,后面对卫鞅讲的话是对个人尽私义。如果他不对魏王提出建议,就是对国家不忠;可是如果他不劝卫鞅逃走,那就是出卖信任他的卫鞅,就是不义。身为君子,公私必须分明;身为宰相,必须先公后私,所以他先劝魏王杀,再劝卫鞅逃。忠义不能两全,这是他不得已的做法,至于卫鞅能不能逃生,那是天意。

卫鞅听到宰相这么说,他逃了没有呢?他没有逃。卫鞅说:“不必担心,魏王既然没有听你的话用我,那就不会听你的话杀我。”卫鞅的预测果然正确,魏王没有拿他怎么样。因为魏王出门后就对左右说:“宰相病成这样,真令人悲哀啊!居然要我把全国国政都交给公孙鞅,实在是太荒谬了!”言下之意,就是宰相病糊涂了,说的都是糊涂话!

可是即使魏王没有拿他怎么样,卫鞅也知道,他在魏国已经很难有大的发展了,最后只好离开魏国。因为魏王既然认定宰相的话错了,以后就不可能再给卫鞅出头的机会,他也就无法在魏国发挥所长。君王永远是正确的,错的只能是宰相和卫鞅,不是吗?

以前在课本中读到商鞅入秦变法,大家都熟知这个故事,似乎一切都理所当然。在这里,我要再请各位思考一个问题。

卫鞅决定离开天下第一强国魏国,是因为魏国不能用他。但此时天下还有很多国家可以去,以卫鞅的才华,就算在齐国、楚国受到重用都不难。为什么他那些国家都不去,却决定到西边那个最穷、最弱、最没有希望的秦国去呢?

卫鞅为什么要去秦国?用现代人的观念来比喻,如果你是举世最好的国际法和政治学专家,就算美国不用你,你也可以去欧洲、去中国、去日本、去澳大利亚,一样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又何必要往非洲跑呢?

原因有很多,每个人都有智慧,都不难想出好的答案。在这里,我只提供太史公的答案给各位做个参考,那就是“卫鞅闻是令下,西入秦”。真正打动卫鞅之心让他决定入秦的,正是孝公这道“求贤令”!

真正的人才,其实想要的只是一个出头的机会,一个能够让他发挥所长的舞台而已。但这样的舞台,只有一个真心想用人才的领导者才能给他。

只有真正想要自强的国君,才能重用一个外国来的年轻人,才能重用一个没有关系、没有背景,可是能帮助他的国家真正变强大的人。但我们要如何判断哪个领导者是真心想要自强的呢?你去问哪个领导者,他都会告诉你,他真的想自强。难道会有领导者跟你说,他不想自强,只想混日子,国家一天天衰落也没关系吗?但是“自强”二字,说起来很容易,做到却很难。

自强的第一步就是“不自欺”,当时天下的国君中,只有秦孝公能做到不自欺。何以见得?从这道不怕自揭秦国丑事的“求贤令”,就可以知道他的求变之心。所以卫鞅才觉得秦国有希望,秦国是真心想要自强。

“不强人,便是恕。不自恕,便是强。”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不自欺不自恕的领导者,才能真正聚集起自强强国的人才。而自欺自恕的领导者,身边终究只能聚集一群同样自欺欺人的奴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