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故里恩仇 第七章山中洞庭行(第7/8页)

董扶疏羞红了脸,道,你说什么?我才不要你接。

那好罢,我不管你了。我先下了,你自己看着办罢。说着他将铁斧缚在背后,提起矛,猫起腰,走到洞口,将长矛往洞下一扔。他攀住绳索,很轻松地跳了下去。回过头对扶疏道,你下不下?不下我走了。

董扶疏急道,别——等等我,好吧,你在下面接着我,可千万接稳了。她带着哭腔。

接一个人我有点嫌累,当然,如果你叫我一声卿卿阿牛哥,我不是不可以考虑。戴牛笑嘻嘻地说。

你这死阿牛,董扶疏脱口骂道,看见戴牛回头要走的样子,思量实在没办法,只好嗫嚅地叫了一声,阿牛哥,求求你别走。

戴牛有点不满意,还少了卿卿二字呢。再给你一次机会,不叫我真走了。

董扶疏沉默不语,戴牛撒开腿就往坡下跳,抛下一句,我走了。董扶疏见他真要走,急了,卿卿阿牛哥,我叫还不行吗。

戴牛喜笑颜开,这就对了,你尽管抓住绳子,放心地跳吧。

董扶疏抓紧绳子,闭住双眼,尖叫一声滑了下来。戴牛一把将她揽在怀里,笑道,好软。扶疏脸上绯红,怒道,快放开我,你这轻薄狂徒。戴牛笑道,真是过桥抽板,一下来就忘了恩人了。他将扶疏放到地下,好了,我们快过去罢。你的婴君该等急了。

这时在候望所,婴齐正跟那剩下的九个士卒东拉西扯,他知道这些士卒在自己的软硬兼施下暂时就范,但未必很坚定。现在要做的就是继续对他们又打又拉,摧毁他们的意志。他假装叹息道,你们命好,前几日接到喜讯,皇上刚下了制诏给天下郡县,你们可知道罢?

士卒们果然好奇,什么喜讯?我们被围困了数月,哪里还知道什么诏书。

皇上发兵击匈奴二十多年,虽颇诛匈奴单于以下渠帅,但我们大汉的人

口和财物也损失不小。今匈奴远遁漠北,不复为我大汉的祸患,皇上怜惜天

下百姓劳苦,近日下诏赐天下为父后者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并大赦天下,

凡是在后元元年六月前所犯罪,皆赦之。婴齐假装很欣喜地说,但是他的手指仍紧扣小弩的悬刀,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那我们一定可以得到赦免了?这几个士卒脸上起初惊疑不定,这时复又露出惊喜。

婴齐道,诸君身在戎伍,可能不如我精通律令。当年我在县廷的决狱曹,专门接待县邑里的百姓,解释律令上的疑难。《贼律》上说:“谋反者皆腰斩,其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其坐谋反者,能遍捕若先告吏,皆除坐者罪。若能助吏斩捕反者一人,赐爵一级。不欲拜爵者,赐钱二万。”所以诸君不必担心,亡羊补牢,不算太晚,只要现在听从我号令,便可立功。

这几个士卒见他背诵律令如此流利,再不怀疑。那就是说,即便没有皇上大赦天下,我们跟随大人击杀反贼张普,也可以获得赦免?他们七嘴八舌地说。

婴齐听他们已经称呼张普为反贼,心里一宽,赶忙道,那是自然,律令本有明文,再加上大赦诏书,诸君可以说是上了两重保险,不必忧虑……婴齐边夸夸其谈,心里也暗暗焦急。那两个人怎么还不下来,如果有戴牛帮助,情况就更好办了。戴牛一身肌肉,力敌万夫,加上自己有弩有利剑,如果这九个人还想发难,及时击杀他们大概不成问题。

他正焦虑,突然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戴牛手提长矛,一摇一晃,已经跑到了面前。

士卒们看见一个铁塔似的男子身背箭壶弓弩,手提长矛,突然从山后转出,颇为惊异。尤为惊异的是这男子身后不多时还窜出一个女子,虽然衣衫凌乱,面容却颇为美丽。婴齐心下大宽,赶忙解释道,这位戴君,是府君身边第一勇士,曾徒手格毙犀牛,有万夫不当之勇。他身后的女子是郡府织室第一巧手,擅长女红,所以这次让她缝制飞翼,我等才能飞越峡谷,击捕反贼。说着,他举起刚从背上卸下的两个羽翼。

婴齐在出洞前就嘱咐戴牛,一旦到了大汉的土地上,不要轻易说话,并教了他一些应变言辞。戴牛听婴齐如此说,并不回答,反手拔出铁斧,往旁边一个石磨上一斩,石磨当不了戴牛的铁斧和膂力,石屑纷飞,应声而开。他大喝道,反贼在哪里,我们这就当先锋,夺个头功,怎么也得弄个封侯,以免让后面那些兄弟占了便宜。他虽然粗鄙,但并不是傻子,一听婴齐的话就知道应该怎么附和。

众士卒见他挥动一柄锋利的斧头,轻而易举就将石磨斩为两截,无不骇然。纷纷道,愿听将军指挥。

那个候望所的首领站了出来,道,将军,臣有一件事和将军商量,请将军找个方便之处。他又对其他八个士卒道,诸位兄弟,都各干各的事,不要让张贼的巡查队有所怀疑,我和这位将军去去就来。一旦成功,大家都能升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