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万仞指峰能担否 第三十一节 应对(第3/3页)

听完了赵慢熊的话以后,李云睿低头沉思了很久,吞吞吐吐地说道:“五年前,是赵大人向大人举荐的我,这个我是不会忘记的。”

“过去那么多年的事情了,还提它做什么?”

赵慢熊心满意足地出了—口长气,虽然他知道自己欠下了一个很大的人情。不过自己这半年来的成果也算是保住了。在军队中完全没有根基的话,哪怕是坐到二把手的位置也让人没有一点儿安全感。

天启六年八月初三。

今天洪安通报告黄石了一个很有趣的消息,那就是王小娘子又回长生岛来了。

上次从觉华回来的路上,黄石就自感根本无法解释怎么会多出来一个聘妻,此外他在觉华的时候也确实打算向赵家求婚,所以他也根本不打算为自己辨解。

其后不久,王家兄妹就搬去山东了。据说他们找到了舅家,所以打算把户籍迁到山东去,这个黄石自然不会阻拦。

今天听说王小娘子他们又回来了以后,黄石皱眉问道:“回来干啥?如果王家兄妹想销军籍的话,那我可是绝对做不到的,除非他能做到尚书一级。”

黄石的玩笑话让洪安通也笑了起来:“大人,那您还打算见见王小娘子么?”

“不见。”黄石毫不犹豫地回答道,眼着又迟疑了一下:“他们为什么要回来?”

“据说是山东的军户挣得军饷还没有我们长生岛军户多,所以就又回来了。看来他们的舅家也帮不上什么忙。”

“看来是啊,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现在随着长生岛的收入增加,东江左协官兵军饷也已经变得越来越多了。当然,根据黄石的一贯原则,长生岛和选锋营官兵的福利还是会高于其他的东江左协将士的。

如果自己人一点儿好处都没有,那谁还会来投奔黄石呢?

“听说那王家兄弟还说,不到外面看不知道,一看才明白还是长生岛好。只要能找机会学好门手艺,日子过得比种田要好多了。”

“嗯,我也希望如此。”

长生岛已经部分实现了社会分工,有上千军户已经开始向产业工人方向进化,他们渐渐忘记了怎么种田,并且越来越精通自己那份专业,还靠着这份职业过上了不错的生活。这部分人是黄石最依赖的一批人,但反过来他们对黄石的依赖性也最大,已经和长生岛这个小社会密不可分了。

初四。

“启禀大人,建奴派来了……派来了使者。”洪安通做报告地时候语气不是很流畅,脸上的表情似乎也有些古怪。

“哦~?”黄石放下手里的工作,看来那使者又带来了重要的消息,不然洪安通是不会在黄石忙碌的时候打扰他的。

“大人,使者是陈家娘子。”

“哦~”黄石面色不变地又把头低了下去,用笔在自己看到的地方划了一个标记,然后长叹了—口气:“请她去书房稍坐,我稍微穿戴一下就来。”

黄石换上了整齐的戎装,赵慢熊和李云睿都比他先赶到书房,等黄石进来的时候,他们和洪安通已经在打探了一会儿辽阳的情报,已经记录下不少东西了。

“陈小娘子。”黄石客客气气地行了一个礼,瞥了一眼赵家大姑娘的茶几后,又连忙呼唤亲兵添换热水,微笑着嘘寒问暖了一番。

赵大姑娘是被后金士兵用轿子抬到盖州哨所的,盖州东江哨探问明了她的身份后不敢延误,连忙把她送到了复州。复州的贾明河大吃一惊之下,严令不许走漏风声,就把赵家大姑娘送到了长生岛来。

“黄大帅不用跟小女子太客气了。”赵大姑娘有气无力地坐在椅子上,这些日子的担惊受怕,还有这一路的颠簸劳累,让这个二十四岁的女孩早就濒临崩溃了。但赵大姑娘一直咬牙不肯垮下去,刚才还强打精神应付长生岛内卫和军情司的提问,尽最大努力配合他们的工作。

现在总算坚持到见到黄石这一刻了,赵家大姑娘掏出一封贴身收藏的信件,捧着它直挺挺地向黄石伸出了手臂:“黄大帅,只要有你一句话,我妹妹的性命就得救了。”

黄石默默地接过了信,在屋里踱步看了起来。

皇太极还坚持说他们后金是真心议和的,因此打算把赵二姑娘、还有辽阳的那对姬妾一并送还给黄石,只是为了避免误会,皇太极只好就让她姐姐来跟黄石确认一下。如果黄石承认赵二是他的聘妻的话,那么只要一纸便条,黄太极就会在黄石指点的时间、指定的地点把赵二交给黄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