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万仞指峰能担否 第二十二节 毛帅(第2/3页)

欧阳欣和磐石营的工兵队队官都没有资格带白羽,救火营和先锋营回来以后,磐石营和教导队的人还为此和黄石闹过两次。后来他们就在自己的头盔上装了一支足有五寸长的小棍,把红缨高高地挑在小棍的顶端,这样才算是心里平衡了一些。

一根白羽毛和两根长红缨擦着营帐的顶出去了。月前长生岛刚刚追加了一项新条例:在屋里长时间停留的时候必须脱帽。就像以前黄石定过的另一条条例“不许佩戴着勋章去洗澡”一样,没有这条条例之前,黄石看救火营官兵恨不得睡觉的时候都把那根白羽毛顶在脑袋上。

欧阳欣等人离开后,屋子里就剩下黄石、金求德和李云睿等高级军官了,现在金求德等人还是游击,因为黄石在长生岛大小权利一把抓。他根本就拿不出、也不愿意设立参将这样的差遣官。每次黄石出门的时候就给赵慢熊一个加衔参将,让他临时负责长生、中、西三岛,可一等黄石踏进长生岛老营地门,就会把这个加衔扒掉,大家对此也都习惯了。

只是既然黄石地位节节上长,现在都已经是右都督了,那金求德、赵慢熊、贺定远和杨致远这四大金刚也总要水涨船高。目前他们四个都是二品的佥事都督,身上也都挂着指挥同知的世职。他们现有的地位已经和宁远之战前的满桂将军相当,那满桂的总兵职务和同知都督官衔也都是在宁远一战后才实授的。李云睿目前还是一个长生岛军情督司的差遣,但论官职也早就是三品了,他的官衔拿到辽西去,至少也是一个副将。

“大人,耀州建奴逃跑是最好,如果他们不逃跑的话,我们也不必为了强攻耀州而牺牲官兵性命。”

说话的人正是参谋长金求德。出兵前长生岛参谋部就做过推演,如果不能得到更多军费的话,复州就是东江镇左协的推进极限。现在黄石有日本和山东的贸易支撑,所以这个推进极限可以到达盖州,但也仅止于此了。

盖州作为辽南丘陵区的顶端,再向北就是辽中平原,如果要在盖州北方维持大量的军队,那明军必须沿官道修筑一系列储粮堡垒,或者动员大批部队护送运粮队。前者是一次性投入巨额资金、后者是长期维持巨大地军粮消耗。

无论这两条路中的哪一条,都是无法凭长生岛经济来维持的。东江左协之所以只在盖州部署一百人的常备军,主要目的也是为了省钱,自从黄石确认无法从辽东都司府得到帮助后,他就一直为如何进攻辽中平原伤脑筋。

黄石知道毛文龙比自己还穷,所以他这次来肯定还是抱着抢一把就走的念头。就和努尔哈赤攻击辽西的目的一样。东江镇全镇一年的军费是二十万两白银,最大的后勤基地在朝鲜,如果在耀州或者海州和后金军长期对峙的话,不用对手来打,半年内东江镇自己就会经济总崩溃。

“海州城内倒是有不少储备,只要能破城。我们肯定能补上损失还有富裕。”李云睿已经把海州的情报基本打探清楚了,耀州里面货不多,但海州有粮食、布匹和不少武器,总价值估计要在一百万两银子以上:“大人,打下海州怎么都是大赚。打不下海州我们这次出兵就算是赔大发了。”

“李督司说得不错,无论如何。我们总要设法攻下海州,这座城市里储备的物资足够我东江镇大半年花销,而且毛帅就可以沿官道趋向辽阳,完成牵制攻势。现任的成吉思汗……”黄石每次念到这个名字地时候都会习惯性地摇摇头,不知道林丹汗威名赫赫的祖先现在会不会正气得在坟墓里发抖:“现在这位成吉思汗虽然能力有限,但他对我们来说还是太重要了。”

位于辽北的蒙古盟友不仅对大明有利,这样的一个人坐在成吉思汗的位置上也对大明没有威胁。为了长远和眼前的战略利益,黄石决定暂时不去想经济问题了。远征海州真是花钱如流水啊,大军暴露在外,黄石不能不给士兵们吃饱,不然就真是嫌命长了。

战兵、辅兵全计算在内,此次东江镇左协共出动三万大军,光每天吃掉地军粮就价值连城,黄石现在每天醒来就催问壕沟的进展,临睡前则在祈祷上苍,希望努尔哈赤赶快回师,自己也好班师回长生岛去。总的来说,黄石认为攻击辽阳的机会还没有完全成熟,因为长生岛的攻城重炮还没有造好,他缺乏快速攻破坚固城堡地手段。

……

天启六年五月九日,下午,海州。

昨天明军已经把壕沟挖到了护城河旁边,虽然城内守军把大炮调来朝着脚下的壕沟乱轰,但两天下来明军损失却很有限,后金军先后朝壕沟打了无数炮,但成功射入深壕沟地不过十几炮。真正打到人的不过两炮而已,统共造成了八人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