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万仞指峰能担否 第七节 胆色(第2/3页)

上千大军缓缓前行,不多久就到了距连山堡不到数里的地方。今天凌晨后金军后卫和觉华关宁军的交战地点离此已经不远,金参将他们大约就是在连山堡以北被击溃的。明军前哨翻过最后一道山脊,踏入连山堡前的谷地时,猛然看见了大批后金官兵。这让东江军先锋大吃了一惊,因为一路上他们根本没有发现后金的哨探,所以就想当然地认为后金军已经远离此地了。

明军从宁远堡追击而来,黄石觉得那些逃脱的后金骑兵怎么也会说出自己部队的行踪。就算对手想伏击自己,那肯定也要派人侦查自己的军力。所以一路之上既然一个探马都没有见到,黄石也就珍惜马力没有派出远程地侦查队。

乍一听后金军就在眼前,黄石也吃惊得说不出话来。这和他在辽南征战的多年经验大不相符,以前他从来没有见过后金军如此大意过。前哨报告后金军并无多少骑兵,而且已经对明军探马作出了攻击举动。黄石也就当机立断,下令全军上马去驰援前哨。

等黄石领军冲近山谷后,面前的景象更让他震惊不已。谷地里密布着数百明军将士的尸体,大部分都头朝南方,显然是在溃逃中被追上杀死地。眼前还有几百后金军士兵正在谷地里搜索战利品,并割取人头。这些后金军猛然看到出现在山谷口的明军,也一下子都呆住了。那些向谷口赶来,准备攻击明军探马的几十个后金兵看到明军庞大的纵队时,一下子也惊得说不出话来。

正在打扫战场的后金军虽然有四百多人,但其中的披甲兵不过百人而已,剩下的三百多人都是新附的蒙古旗丁和汉人包衣。自打进入河西之地,面对闻风而逃地关宁大军,后金军的警惕性就在不断降低。觉华一战虽然让后金军的嚣张气焰有所收敛,但他们还是不认为长生军有大举追击的胆量。

其实他们这个判断也没有错,黄石确实没有大举追击的计划。今天如果不是有一批重要人物陷入敌阵,黄石本来是绝不打算踏出觉华一步。而今天早上击溃了关宁军的追击后,负责后卫的建州军也就又恢复了往日的骄狂,东江军没有追来也证实了他们的初始判断。

东北的寒冬这么冷,战场上还有这么多战利品需要清理,后金军也就没有再向南派出斥候网了。那两个自行追击关宁败兵到宁远堡的牛录都死于乱军之中,他们的手下为了逃避责任也大大夸大了黄石部队的数量,向后金指挥官报告说他们遭遇到了东江军大队步兵和炮兵的伏击,但是也没有引起连山堡后金后卫部队的警惕。

山谷里这几百人是新附的蒙古兵和汉人包衣,比较穷苦。他们见有这么多明军尸体,就纷纷涌过来想捡破烂。后金官兵一直以为明军大军还在二十里外的宁远,刚才看见东江军哨探的时候也以为是落单地明军,根本没有重视。

黄石自然不知道这些细节。突然一下子和后金军这么近距离遭遇也让他有些不知所措,结果就让关宁铁骑抢在了他的前面。只听胡一宁大喝一声,一挺长枪就飞马而出,黄石还没来得及下令,大队的关宁人马就争先恐后地从两翼冲过,紧随着胡参将掩杀了过去。

一转眼黄石发现自己身边就剩下内卫队和章明河的那些近卫了。他制止住了跃跃欲试的手下们,笑着扬鞭一指眼前:“这仗还用我们出手么?”

确实不用了……对面地后金披甲兵总共不过百人,其中的骑兵恐怕连三成都没有,而且还散开在好大的一片荒原上寻找着战利品。剩下的旗丁、包衣们本来就没有战斗经验,他们忙碌了半天后更一个个都累得满头大汗。近千关宁铁骑勇如下山的猛虎、疾似入海的蛟龙。看着像天兵将般出现在眼前的大队明军,后金官兵愣了片刻,跟着就是齐齐发了声喊,哭爹喊娘的四散奔逃开去。

趁着关宁军追亡逐北的时候,黄石命令内卫迅速散开情报网。刚才自己的判断有误,现在形势已经很明显了。后金军并没有远去,而是同样错误判断了局势。既然两军可能已经靠得很近了,那谁先搞清楚情况谁就处于有利地位,就能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

……

不久以后,连山堡北。

上午负责断后的正红旗己经开始北上了,从今天下午开始就轮到正蓝旗断后了,明天则是正白旗。这三个负责后卫的旗会轮番执行断后任务,保证大军的安全。官道上行进着后金军的小队,车队两侧是悠闲的后金披甲兵和马队。行军队列中,正蓝旗旗主和正白旗旗主也正悠闲地聊着天。

皇太极完全可以坐在前面暖和的马车里而不必在这里骑马吹风,不过他坚持要陪他五哥聊天解闷。莽古尔泰既推辞不过这番好意,也喜欢和他这个聪明的弟弟唠嗑,所以两人就有说有笑地一同策马而行,周边是两位旗主的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