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横扫千军如卷席 第五十五节 铁壁(第2/3页)

二十四毫米内径的火铳激射出一枚沉重的弹丸,它在硝烟的包裹中直奔那辆盾车而去。面对近距离的怒射,铺在盾车上的棉被轻易的就被一穿两洞,厚达两分米的木板被弹丸触碰的一瞬间就迸裂出一个茶杯大小的缺口,这个缺口在被穿透的背面上已经扩大到了碗口大小,放在木板背面的第二条棉被上,一个盘子方圆的织物被还原成了棉絮,随着纷飞的木刺一起洒向了地面……

就在战线后方不到二百米外,站在东山一道悬崖上观战的人们已经吃惊得说不出话了。呈一条线摊在他们眼前的四个棱堡,就如同四条不停喷吐着毒涎的怪兽。虽然隔着上百米,但那里连绵的枪声和呼喊声还是顺风飘来,一直送到这些观战者的耳中。

赵家姐妹也在这观战的人群之中。刚才看到后金骑兵汹涌而来地时候,赵家大姑娘忍不住用手把眼睛都遮上了。已经过去了这么久,她才偷偷把手指叉开一条缝,小心地把一只眼睛藏在后面看。

看到黑压压的洪流冲到明军阵地前时,赵二姑娘当时也惊得掩口欲呼,但接下来地变化让这声惊呼生生被憋在了肚子里。看上去明军的战线似乎薄弱,但实际上却是异常坚固。赵二姑娘忍不住踮脚向前张望,心情紧张地看着那站在最前的长生岛军官。

“摧狂锋于正锐,挽狂澜于既倒。”一只小手虚掩在赵二姑娘的嘴唇上,她扫了一遍长生岛官兵的防线。刚才几个指挥排枪的长生岛军官带来地震撼感直冲得赵二姑娘脚下发虚。这样的勇将她也就是在书中看到过。无论是赵二姑娘在广宁的所见所闻,还是这几年帮哥哥处理公务,她也算见识过不少了,但都没有听说过有类似这几个长生岛军官的勇将……一个都没有啊。

赵二姑娘又转头望向了明军中央的指挥台。黄石的将旗正在风中骄傲地飘扬,她美丽的大眼睛里充满了迷茫,轻声对自己吐出了心中的疑问:“黄宫保手下竟会有如此多地精兵良将。以长生岛的弹丸之地,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良才?”

被赵二姑娘誉为勇将之一的张承业此时还站在第一线,站在让每一个士兵都能看见的位置。他正悠闲自得地给自己的手铳上膛,身前又有一个敌人跌跌撞撞地跑了过来。这个敌人满身的血污,脸上也充满了茫然的神色,他晕头转向地扑向长生军的防线。早在他双手接触到拒马以前,几杆长枪就如毒蛇般探出,同时深深扎入这个人的身体。

惨叫才刚刚响起,那几杆长枪就不约而同地顺时针一搅,然后猛地向后抽出。随着扑通一声,死人就一头扎到了地面上,尸身下汩汩流出地鲜血很快就和其它人流出的血液汇聚在一起。

这温暖的血液融化了地表的冻土,贪婪的大地饥渴地吸吮着这一汪汪地热血,但流淌的血液总是比它能吞下的更多。地面上先是形成了红色的池塘,然后是四处蔓延的河流,直到形成冒着热气的人血海洋。

这海洋不断延展着自己的边界,一直把武讷格整个身体都浸泡在其中,然后又沿着他向前伸出的手臂流去,从臂膀到手掌,再从手指流向马槊,最后一直漫过拒马和木栅栏画出来的生死线。

流到靴前的红色并没有让张承业动一动脚步,他又用手铳瞄准了一个敌兵……然后一边填火药一边寻找新一个目标。直到血泊浸透了他垂在地上的大红斗篷边时,张承业才又算是找到了一个新目标。

所有的护墙前都挖好了壕沟,四座棱堡作为防御的核心,它们前面的壕沟也特别的宽和深,最宽的地方足有三米,最深的地方也有两米左右。这主要是为了防止敌人利用人梯直接冲上堡墙。刚才骑兵冲过后,后金步兵就一涌冲向堡墙。多隆阿纵身跳下方边的壕沟时认为自己已经安全了,他一边把盾牌顶在头上,一边快速向墙角摸去。

只要能摸到城墙下,那么除非守军探出头来攻击,否则就没有什么能伤到自己了。多隆阿已经参加过很多次攻城战役,他知道只要自己靠壕沟边靠得足够紧,再把盾牌好好顶在头顶,就是落石滚木也不太容易伤到自己了。多隆阿身前还有几个汉军包衣,他们一靠上沟边就要开始挖墙角。谁都知道只要能挖一个洞出来,就可以安全地就地藏身了,也能很快开始破坏头上的工事。

只是这次多隆阿指挥的这一小队人才开始挖墙角,侧面就泼过来猛烈的一顿火力。多隆阿猫着腰向侧面看了一眼,远处的护墙上有一排枪口朝着这里。那里的明军居高临下,向棱堡墙下进行着一排排的攒射。而多隆阿头顶上不但没有任何人探头攻击,也没有任何木石被扔下。他仰头的时候,只看到一股股的硝烟向着水平护墙方向喷去,把沿着壕沟摸到水平护墙下的士兵一接一个地打死在他们正开始挖掘的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