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横扫千军如卷席 第二十五节 绸缪(第3/3页)

送走了刘兴治的使者,黄石就又把鲍九孙招来讨论长生岛军工司的问题。这两天长生岛老营清静得很,黄石给了贺定远假让他陪老婆孩子去了。杨致远、金求德和李元睿他们都在复州忙碌。赵慢熊也根据黄石的命令正在设计情报机构的新部门。黄石觉得现有的军情司和内卫效率有点低。

现在很多事情黄石已经直接和鲍九孙、柳清扬商量了。因为随着军工和商业的复杂化,杨致远已经完全没有多余精力兼顾了。黄石的心里也不肯再让杨致远兼管鲍九孙和柳清扬了。

“我需要一种更大号的火绳枪,内口径大概要这么大……”黄石说着就用手指比了一下,大概有三十三到三十五毫米宽,他拿捏着这个距离在鲍九孙眼前晃了晃,跟着又交待说:“这种火铳要能发射一斤重左右地弹丸,或者十几、二十枚小铅弹。”

“卑职敢问大人,是要一种炮还是一种火铳?”

黄石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我要一种火铳!一种能让步兵背负的火铳。唔,铳筒重量最好不要超过四十斤,支铳也不要太重。”说着黄石又思考了一下,让自己脑子里的方案变得更完善:“这种火铳会装备给步队,就装备一果十个人好了。这个果装备两根这种火铳,五个人轮番背着火铳、支铳和弹药,警戒推进时他们必须要能跟上大队速度。”

鲍九孙小心地把黄石说得都记录了下来,还随手画了几张构思图:“大人明鉴,如果卑职没有猜错的话,这应该是我军用来弥补三磅炮和步队火铳之间缺漏的一种火器。”

“是的,你说得很对。”黄石点了点头:“如果三磅炮的改进炮车能让它跟上步队,我们不要这种兵器也可以。”

“说到新式兵器,”鲍九孙脸上忽然浮现出得色,他向黄石笑道:“大人,上次和您说到的那种兵器已经通过秘密测试,验收效果还可以。就是需要长期的训练和熟悉,估计最终效果会很不错的。”

“唔,不着急列装部队,先去试试能不能改成钢制的。

“遵命。”鲍九孙飞快地答应了下来,跟着就又问道:“大人,这种新兵器我们应该如何称呼呢?”

黄石歪着头想了想:“就叫‘横扫千军’好了。”

“遵命。”

万事俱备!黄石就等着朝廷的赏赐来鼓舞一番士气,然后就计划赴山海关和孙承宗讨论进攻问题。

……

孙承宗嘴唇微动,手指在吴穆的信件上轻轻滑动,轻声念着他的文章。

“……黄石勇如关张,不宜久居外镇,恐非国家之福。”

随着一声长叹,孙承宗的手指松开了,指尖的信纸哆哆嗦嗦地飘到了桌面上——如果我年轻个十岁,这本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但老夫已经是半截入土地人了,今日不知明日事。老夫身为三朝元老,我不挺身而出,又该让谁去说话呢?

孙承宗拾起一根狼毫,饱蘸浓墨之后就要写奏章。但一提手间,这毛笔竟如有千钧之重。他一连几下竟然都没有能够提起来。如果没有书房内跳动的灯火,时间仿佛就静止在了这一刻。

对黄石的品行,孙承宗并无丝毫怀疑。以前如此,现在也还是如此。但吴穆的信中把黄石和其他明将的种种不同都列举出来了。这一桩桩、一件件地事也让孙承宗感慨不已。虽然黄石现在不过是一个副将而已,但如果把他调来辽西当提督,如果黄石能让十几万关宁军都归心于他,如果到时候黄石身边的人有异志……孙承宗终于提起了手腕,运笔如龙地写起了奏章。

既然开始了,那整篇奏章就是一气呵成。直写到最后对黄石的评价时,孙承宗才停住了笔锋。他又扫了一眼吴穆的私信,“勇如关张”四个字赫然入目。

孙承宗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冷哼,似乎是觉得吴穆的比喻不够贴切,跟着就把目光收回来又投向了自己笔下的奏章,重重地写下了六个大字:

“黄石勇如信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