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横扫千军如卷席 第十八节 车轮(第2/3页)

旁边的吴穆把黄石和尚可义的对话听了个明明白白,他跟着看见黄石那变来变去的脸色和迟疑的目光,立刻就明白黄石心里在担心什么。吴穆一夹马腹跑到了黄石和尚可义中间,朗声大叫道:“黄军门有什么想法尽管说给咱家听,这次的军令就由咱家这个监军来下好了。”

本来他吴穆干的这个监军,除了防备武将图谋不轨、营私舞弊外,另外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阻止武将纵兵扰民。可吴穆是个太监,文官集团拿他基本没招,只要皇帝觉得他好,他就是把天捅漏了文官集团也不能去宫里办他。

听到吴穆这个表态后黄石心下大畅,今天要是遇上一个食古不化的文臣他可就危险了,看来武夫喜欢和阉竖勾结还是很有道理的嘛。黄石赶忙欠身对吴穆说道:“吴公公明鉴。末将以为我军自顾不暇,只有余力保护妇孺老人,如果加上那些壮丁人就太多了。”

大明东江镇左协监军吴穆点点头大声赞同道:“黄军门高见。”他威严地转身冲着尚可义问道:“尚督司何在?”

尚可义也忙不迭地躬身抱拳:“末将在。”

“传本监军令,放行动不便的老人,所有的女人和身高不足四尺的孩童入阵。至于那些壮丁,让他们速速四散逃生,自行设法返回复州。凡胆敢尾随我军者,一概以后金细作论处。兵丁杀之有功无罪!”

“末将遵命。”尚可义高高兴兴地鞠了一躬,飞快地跑向后方传令去了。

这个决定当然很冷酷了,但黄石认为这些壮年男性还是比较有机会活着从战场上逃走的。毕竟现在是天气比较温暖地六月底,而且后金军主力的注意力都被明军吸引在这里,激烈战斗估计也把林子中的野兽都吓跑了。这些壮丁只要能穿过林子就可以安全回家了。

解除了心腹之忧后,磐石营和其他明军各部也都踏入了战场。战斗也变得愈发激烈起来。后金军随后的抵抗变得越来越有技巧,大批的无甲兵在林子的掩护下向官道上扔来一批批暴风雨般的石头,后金的许多弓箭手也从爬到树上,把箭矢洒向官道中拥挤地人群。

如蝗的流矢和飞石对救火、磐石两营威胁并不大。黄石的部下人人都有头盔,长枪兵人手一套铁甲不说,剩下的骑兵和火铳手也有基本的铠甲。但官道中央的百姓、无甲的友军和辅兵就干倒霉了。他们中不时有人被砸得头破血流,或是被利箭穿身。

黄石的马队也已经下马步战。他的两营战兵和友军们肩并肩地站在一起,保卫着官道和军队的秩序。明军的长圆阵还在缓缓地滚动,像一道履带般地把前面的障碍碾开。

官道这个狭窄的正面给后金军带来不少好处。他们现在一直在缓缓后撤,避免和明军威力巨大的轮阵正碰。这个有限的交锋距离让后金军伤亡大大下降,而后金军现在采用层层抵抗的模式,在拖慢明军脚步的同时也尽力减少伤亡。现在后金军一看形势不对就会主动从官道两翼撒退而不是和明军硬拼,这些士兵到后方重组休养后就会再次上战场。和明军的滚动攻击一样,后金方也在努力恢复士兵地体力,总是要保征一线战斗者的状态。

另一方面明军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也被后金军的重骑兵冲锋打消了不少。现在明军也不敢进行大踏步的勇猛突击了。刚才明军才开始冲击就又遭到了一次猛烈地逆袭,后金军二十名重骑又展开了一次自杀冲锋,他们马队后的白甲兵也又趁机冲上来砍杀了一阵。等明军修补好阵型后,后金军就很识相地退了下去。

战马发出长长的悲鸣声,一个人立就把背上的骑士甩了下去。莽古尔泰重重地跌落在地,一下子也被震了个七荤八素。不等他翻过身,几根长枪就向他戳了过来,两个正蓝旗的白甲护兵同时飞身扑上,一个人怒睁着双眼大张开手臂,用自己的胸膛掩护住了身后的旗主;另一个扑上的速度慢了一步,就飞快地把莽古尔泰从地上拖走了。接着又是两双手伸过来,一转眼就把眼前还在冒星星的莽古尔泰拽入了阵后。

“再给我一匹坐骑,”莽古尔泰被拖下来后,不一会儿就又蹦了起来,他说完后就拎过一个皮囊,仰天大口大口地喝起来了,水顺着领子流了一身。喝完后,莽古尔泰又抓起了自己的七尺马枪和大圆铁盾:“杀得痛快,把马牵过来,我要再去杀上一阵。”

“五哥你稍微歇歇吧,你都换了三匹马了。”说话的人是皇太极,他正用力地甩着发酸的右臂。刚才皇太极也跑过去射了不少箭。

莽古尔泰看着被明军压得不断后退的战线,长叹了一声。“不必了。”接着一挥手中的马枪、铁盾就又要上去搏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