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横扫千军如卷席 第五节 政策(第3/3页)

但这次陈继盛终于坐不住了。到目前为止左协和右协的斩首数虽然基本相同,但黄石的斩首几乎没有汉军,而右协的两千具首级八成都是汉军。明眼人一看就能辨别清这两者的分量。而且右协去年一直被两蓝旗压着打,而黄石从来都是压着两红旗打。这次的南关之战更是夸张。两营的明军竟然野战击溃了三旗后金军,要知道陈继盛的右协可是下辖五个营,本部更是派来了孔有德和耿仲明两个营协助他。这就更让陈继盛感觉到压力了。

陈继盛地信里描述了辽东的战局,他作出了和黄石同样的判断——那就是面前的敌人没有得到援军得可能。镶蓝旗靠着六十一个牛录抵御来自朝鲜和宽甸两方面的压力,实际上正蓝旗被打残后宽甸的七个营就已经拥有了兵力上近两倍地优势。

不过宽甸明军各营去年损失也不小,而且东江镇一直以游击战为主,对手也以汉军自卫队为主。所以陈继盛终于还是写了这封请战信——顺便请求毛文龙在秋季出兵攻击镇江。

“如果本部攻击镇江,应该能吸引走三十到三十五个牛录的建奴吧。”陈继盛封好信函的口。夜空中的星星是那么的明亮,这几天他曾经问过好几个算命先生,这些家伙都说看见他陈继盛的将星最近一直很亮。陈继盛觉得用七个营去打二十五到三十个牛录的建奴还是有把握的,虽然这次出兵稍显急迫,但……“大帅心里,还是会向着我多一点儿吧。”

努尔哈赤大屠杀的消息传到京师,大明天子为此减膳避殿,魏忠贤不敢劝天启吃饭,只好站在一边陪着静静地流泪。

“祖宗之地,祖宗之民……”天启听说有又有十几万辽民死去后,一时间也没有打木匠的兴致了。嘴里反反复复地唠叨着这两句话。

魏忠贤两眼饱含热泪,终于哇的一声大哭出来,趴在地上嚎道:“万岁爷不必担忧,孙先生……孙先生一定有办法的。”

数日后,山海关。

辽东经略孙承宗今天叫来了关宁军总兵马世龙。马总兵看到孙承宗眉宇间有深深的忧色,连忙低声问道:“孙大人急招末将前来,可有什么吩咐?”

“圣上听说辽东惨事了,”孙承宗今天接到京师来的急书,书信上竟然是天启的亲笔。字里行间尽是担忧之情。所谓君忧臣辱,面对天启急迫的垂询,老孙头也感到一阵阵的伤心难过:“本部堂欲取耀州。”

孙承宗说话的时候手就已经扶在了地图上耀州的位置,然后猛地向下一拉。拳头在桌子上划出一声大响,停在了金州的位置上:“然后你和东江镇左协的黄副将南北夹击,全歼盘踞在复、盖两地的建奴。”

耀州位于海州到盖州的官道之间。一旦明军夺取此地,则复、盖两州和沈阳之间的通信和运输就都会被掐断。

耀州南面不远就是孛罗涡,上次黄石大闹盖州的时候就是在此地爆发激战。孛罗涡以东有成片的荒山野岭,而且没有任何官道。如果明军能控制耀州到孛罗涡附近的通道,复、盖的镶白旗和镶红旗实际上就已经处于明军的包围中了。

马世龙默然看了地图片刻,猛地抱拳行礼道:“不知孙大人要末将何时出兵?”

“免礼。”孙承宗抬手让马世龙站直,然后盯着他说道:“本部堂听你的。”

“末将谢孙大人信任。”说完以后马世龙又看起了地图,他一边看一边分析起周围的山川河流来,最末了马世龙总结说:“孙大人,末将以为要先打探消息,派遣细作,然后才能发兵。此外,孙大人可是要末将从海路去?”

“是的。”

“孙大人明鉴,末将还要配属水营,让士卒上船适应航海。”

“好,本部堂都依你。”

“孙大人明鉴,等全部都准备好了,恐怕要几个月才行。末将估计要到七月中或是秋后才能出发。”马世龙有些紧张地看着孙承宗的表情,他试探着问道:“辽东的事情,皇上是不是震怒了?”

“你不用管那么多,也不用着急,一切以万全为上。圣上那里自有本部堂去说。”孙承宗盯着耀州又看了看,忽然记起几年前有人和自己提过这个地点。那是在山海关的时候,一个年轻将领曾跟自己提起过以海为路的思想,那个人当时随口说出来的一系列沿海据点中就有耀州。

“等等,”孙承宗叫住了打算离开的马世龙:“你最好派人去趟长生岛,和东江副将黄石商议一下。你和他都是同知都督,品级一样很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