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杂色收入(第18/19页)

购买的最常见形式是通过给予生员身份,仅这个头衔就几乎可以与文职的“候补”平起平坐。甚至他既未进入学校,也未进入官场,生员可以从政府得到冠带并被允许穿戴,并享受一些低级官员的特权。一些购买者实际上没有进入官学,还有一些人仅仅利用这项头衔而被任命为地方官员,这通常是在边境省份。参见顾炎武《日知录集释》6/59—60;《大明会典》5/11—16,220/21;《宪宗实录》页1023;Ping-ti Ho(何炳棣),The Ladder of Success, p.33, 46.

〔113〕这是从归有光的几篇祭文得到的印象。见归有光《全集》18/241—242。

〔114〕徐贞明《潞水客谈》页7。

〔115〕项梦原《冬官记事》页5。

〔116〕《武宗实录》页1005。

〔117〕《世宗实录》页8887。

〔118〕张居正《书牍》3/15。

〔119〕《熹宗实录》页2316;刘宗周《刘子全书》415/5。

〔120〕《宪宗实录》页2064。

〔121〕《宪宗实录》页4550;孙承泽《梦余录》39/86。也参见《宪宗实录》页2301、2310。

〔122〕同上,页4406。

〔123〕同上,页3658。

〔124〕孙承泽《梦余录》35/31;《皇明经世文编》325/18。

〔125〕《武宗实录》页0937。

〔126〕《神宗实录》页1818、2896—2897。

〔127〕《武宗实录》页1241。

〔128〕《神宗实录》页0307。

〔129〕《武宗实录》页1241。

〔130〕这个数目出于《大明会典》26/1-59中未编辑的数据。

〔131〕孙承泽《梦余录》35/9。

〔132〕见《明史》308/3488;《世宗实录》页8848,《神宗实录》2757—2758。

〔133〕《大明会典》176/14。

〔134〕见《大明会典》176/9—14、15—18所录的“在京纳赎诸例图”和“收赎钞图”。

〔135〕《大明会典》179/19—24。

〔136〕《世宗实录》页5799;韦庆远《明代黄册制度》页124—127。

〔137〕海瑞《海瑞集》页49。

〔138〕《神宗实录》页4904—4905;Lien-sheng Yang(杨联陞),'Ming Local Administration', p.20.

〔139〕《大明会典》30/23。

〔140〕《大明会典》179/18。

〔141〕孙承泽《梦余录》35/10。

〔142〕何良俊《四友斋》3/161。

〔143〕《神宗实录》页2127—2128。

〔144〕海瑞《海瑞集》页259、276;何良俊《四友斋》1/3。

〔145〕《明史》81/851;《大明会典》31/14;《神宗实录》页1129—1131、1132、2944;《皇明经世文编》325/22—23;孙承泽《梦余录》38/1—16;项梦原《冬官纪事》35;彭信威《货币史》页444—446。

〔146〕《大明会典》31/14;《神宗实录》页1129—1131、2944。《实录》中所记每两白银兑换铜钱1000文的比率似乎是不可能的。彭信威认为铸造过两文铜钱,实际上比率是500:1;见该书页444—446。

〔147〕项梦原《冬官记事》页3。

〔148〕《淮安府志》(1627)12/24。

〔149〕孙承泽《梦余录》38/8。

〔150〕《西园见闻录》92/20。

〔151〕《大明会典》152/18。对于细节可参见谷光隆《明代の桩朋银について》页165—196。

〔152〕《宪宗实录》页3046;《大明会典》152/23。

〔153〕《宪宗实录》页1282—1283。

〔154〕《武宗实录》页0470—0471。

〔155〕《世宗实录》页2337;杨时乔《马政记》8/3。

〔156〕王毓铨《明代的军屯》页8—9。

〔157〕《穆宗实录》页0716—0717。

〔158〕《神宗实录》页5241。

〔159〕《西园闻见录》40/9;《皇明经世文编》406/1—5。

〔160〕《明史》82/866;孙承泽《梦余录》35/10;《皇明经世文编》406/5;《武宗实录》2733。

〔161〕1578年的额度是445257两,1579年是450900两。见《大明会典》27/28;《神宗实录》页1871。

〔162〕《大明会典》27/27—29。

〔163〕孙承泽《梦余录》37/15。

〔164〕《世宗实录》页0627—0628。

〔165〕《神宗实录》页3491。

〔166〕《世宗实录》页7733。

〔167〕《神宗实录》页1871—1872。

〔168〕《大明会典》189/10;何士晋《厂库须知》2/22—23。

〔169〕《大明会典》206/4—5;席书、朱家相《漕船志》4/1—15、6/16、41、7/15。

〔170〕《大明会典》208/18—19;《天下郡国利病书》8/70。

〔171〕《神宗实录》页3556、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