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秦王扫六合(第8/11页)

惊心动魄的秦王刺秦王大戏以荆轲的完败而告终。作为一名职业刺客,在经过充分的准备后,一比一的情况下却输给了业余击剑爱好者秦王,这是荆轲的悲哀,也是燕国的悲哀,名扬天下的荆大侠到死也没有取得过一次实质性的胜利。最后的一丝悬念证明幸运与秦王同在,剩下的五国可以寿终正寝了。

【3、四海归一】

荆轲刺杀秦王不成,却为燕国引来了疯狂的报复。公元前227年,王翦、辛胜领军攻打燕国。燕、代两个日薄西山的小国结成联军以自保,尽管凭借易水天险,可还是没有挡住秦军的攻击,在易水河边落得个大败。第二年秦军乘胜追击,一口气攻陷了燕国的首都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率领残余势力迁都到了辽东郡。秦国以勇猛和速度著称的李信率军穷追不舍,燕国的断后部队被李信接连击破,燕王喜正在着急之时,代王嘉给支了个招,内容是通过信过来的,其文曰:“组织策划刺杀秦王的罪魁祸首是太子丹,秦国之所以追杀燕国是为了得到太子丹。大王如果将太子丹的人头送给秦王,兵难必解。”太子丹,当然是燕王喜的儿子,也是燕国未来的接班人,但为了保存燕国,燕王喜还是听信了代王嘉的馊主意,决定杀死太子丹,可问题是太子丹手握重兵,也并不好下手,正在这时候秦军帮了燕王喜的忙。太子丹军被李信军击败,太子丹手下的军队大多散亡,太子丹本人也只得在辽东的水泽中四处逃窜。燕王喜听说之后,派了一彪人马找到了太子丹,然后一刀砍下他的人头。太子丹的脑袋献到了李信手中,李信禀报秦王,秦王下令同意燕王的请和。太子丹的脑袋虽然能有效地缓解秦王的怒气,但秦王允许燕国苟延残喘,并不是发善心,而是处于战略的统盘考虑,此时的燕国远遁辽东,已经对秦国的整体战略构不成任何影响,不如将军队调回,进攻周边的诸侯。

果然,公元前225年,秦王派王贲去攻打魏国的首都大梁,王贲是王翦的儿子。此时的大梁已经几乎成了孤城,但这座城市却有着悠久而光荣的抗敌史。齐军、秦军无数次攻到城下却再也进展不得。魏国得感谢当年魏惠王当年营建大梁时的苦心。大梁城不但城大墙高深,周围还有纵横交错的水网,既是补给大动脉,也可以有效阻挡敌人的攻势,是以数百年来这动静平衡,刚柔相济的防御体系很让每一支攻打过大梁的军队头疼。但是,时至今日,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秦国后来汲取屡攻不下的教训,将目标转向夺取大梁周边地区,常抓不懈才使得大梁成了孤城,那些护卫大梁的水网已经全部掌握在了秦国的手中。

“水火无情”是说水火这类物资既会是你的恩人,也会是你的仇人,而且转变起来常常在一刹那间完成。秦军对大梁周围的水网进行了改造工作,一时间黄河、大沟里的水径直向大梁扑来,滔天大水将大梁团团围住。饶是如此,大梁城在水中浸泡三月有余才告倒塌,魏王假只好驾着小船向秦军投降,魏国就此灭亡。秦军继续向东,占领了魏国的全部土地。

同在这一年,秦国又准备向江南的楚国发动了攻击。在准备阶段,秦王就领军人物的问题与相关人员展开探讨,攻燕之战,少壮军官李信的出彩表现让秦王眼前一亮,他的速度和勇猛在与太子丹军交锋过程中尽显无余,秦王深以为贤能。秦王问李信道:“寡人准备攻打楚国,以将军的估计,需要多少军队?”李信不假思索地道:“超不过二十万。”随后,秦王又问了王翦同样的问题,王翦的回答是:“必须六十万才行。”秦王道:“王将军老了,太胆怯了!还是李将军勇猛啊!他说得才对。”于是秦王命李信、蒙武为主副将,率领二十万秦军出兵楚国。按照不成文的做法,意见得不到采纳的将军一般会称病归养,王翦因而告病会老家频阳休养。

秦军兵分两路,李信攻平与,蒙武攻寝,都取得了胜利,随后李信指向楚国的都城鄢郢。楚国人很怀旧,迁都到江南的寿春之后,将寿春改名为鄢郢。可是秦国偏偏也很怀旧,他们在攻破一个鄢郢之后,非常不介意再攻破另一个鄢郢。李信攻破鄢郢之后,却有点发蒙,楚国的有生力量并没有被彻底消灭,而摆在他面前的是一片广阔的水乡,河流如如蜘蛛网一样纵横交错。由于没有宽阔的陆路可走,秦军势必会被弯弯曲曲的水路和逼逼仄仄的小道分割,李信身后的十多万秦军诚然不少,但要有效控制偌大的水网仍不够用,会像水一样被棉花吸收干净。这时李信才发觉王翦提出的六十万军队似乎有些道理。为了不至于孤军深入,李信准备回师与蒙恬相会于城父。没想到楚国人前番失败其实是在诱敌深入,他们在楚国的纵深地带正在酝酿一次凌厉的攻势。既见李信回师,楚将项燕率领一支楚军以急行军的速度在后面紧追不舍,凭借对地势的了解和良好的隐蔽工作,楚军瞒过了秦军的耳目。连续追击三天三夜后,楚军追上了秦军,秦军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杀得七零八落,死尸遍地,两道屏障被突破,7名军官阵亡,其余秦军逃出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