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从中央到两旁(第3/6页)

这时参与讨论的宦官头子缪贤道:“我的手下蔺相如比较有才,能办妥这事,让他去,准行。”

赵惠文王道:“何以见得?”

缪贤道:“我曾经有过不愉快的早期经历。那时我犯点小罪,心情极度郁闷,突然想起燕昭王曾邀请我到燕国发展,隧产生了逃亡燕国的想法。蔺相如不让我去,道:‘你了解的燕王是个什么人?’我说:‘一个大好人啊。有一次燕赵两王相会的时候,燕王拉着我的手,私下对跟我论交情,说话的时候很热情,很真挚。通过这件事,我认为燕王会欢迎我的到来’。于是蔺相如向我分析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他说:‘赵强燕弱,你又是赵王身边红人,所以燕王才想结交你,其实他看好的并不是你本人,而是你与赵王的特殊关系,打狗看主人,敬狗同样看主人。现在你触犯了赵国的法律,燕王肯定不敢留你。相反还会把你抓起来送给赵王。你还不如主动向赵王承认错误,兴许还能获得宽大处理。’我听了蔺相如的话,一试还真灵。由此可见,蔺相如有头脑,善于把握事物的厉害关系。让他代表去,赵国不会吃亏的。”

赵惠文王马上召见了蔺相如,问道:“秦王想用十五座城池换赵国的和氏壁,能给不?”

蔺相如道:“秦强赵弱,不给可不好。”

赵惠文王道:“那秦国拿了我们的壁,再不给我们城,该怎么办?”

蔺相如道:“战争年月,谁都知道城池比宝壁重要,要不然我们也不可能从楚国那里得到和氏壁。秦国主动提议做亏本买卖,我们若不答应,就是我们的不是;我们答应给壁而秦国不答应给城,那就是秦国的不是。考虑这两种情况,还是让秦国承担不是吧。”

赵惠文王问:“谁能出使秦国?”

蔺相如道:“如果大王实在找不到更合适人选,就让我去吧。秦国给城,我再送壁,秦国不给城,我就完璧归赵。”

赵惠文王批准了蔺相如的请缨,蔺相如奉壁来到秦国。

秦昭王在章台之上接见了蔺相如,仪式搞得还挺隆重,出席欢迎仪式的不但又文武大臣,还有王室家眷。一般来讲,女人比男人更稀罕珠宝玉石一类的东西。蔺相如献上和氏壁后,秦昭王拿在手中反复把玩,一边看一边啧啧称赞,自己看了还嫌不够,又传给左右大臣和身后的美人欣赏。和氏壁在众人手中慢慢传览,惊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秦昭王美得如痴如醉,把蔺相如晾在一旁,闭口不提十五座城池的事。

蔺相如察言观色,发现秦昭王并不是个诚信的生意人,其本意大概是要仗势欺人。蔺相如想好反击策略后,上前说道:“和氏壁虽然千古难寻,但也免不了有细微的瑕疵。我来指给大王看。”秦昭王不知是计,吃惊之下本能地又将和氏壁还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接到壁后,马上换上一副愤怒地表情,将和氏壁举过头顶,面向大殿的立柱,摆出准备砸壁的姿态,头上青筋突突跳起,带动帽子也微微颤动,这是一副标准的怒发冲冠的样子。其实头发并不能动,帽子颤动是受血脉剧烈跳动的影响。蔺相如摆着pose,嘴里还振振有词:“大王提议以城换壁的时候,赵王与群臣一致认为秦国很贪又言而无信,担心白白丢失宝壁而得不到城池。可是我认为秦国是一个大国,不会干有损于形象的事情。赵王这才沐浴更衣,斋戒五日,以隆重的仪式派我来进行交接。赵国这样做,也算是给足了秦国面子。没想到我一到秦国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大王礼节倨傲;还当着臣的面让女人看壁,明显是在戏弄为臣。我见大王没有给城的意思,便又拿回宝壁。如果大王逼急了臣,臣的头就和宝壁一起撞在柱子上。”

秦昭王被蔺相如捉弄很生气,被蔺相如训斥也很生气,但还是抵不住和氏壁的诱惑,想杀蔺相如以泄愤,又投鼠忌器,况且那样做很没面子,只好让相关官员拿来地图,在上面勾了十五座城给赵国。蔺相如并不相信秦昭王态度的转变,道:“和氏壁,是天下人共同拥有的宝物,应该受到所有国家的尊重与爱护。我们赵王送壁的时候,斋戒五日,也请大王斋戒五日,并宴请各国宾朋,举行一个隆重的交接仪式。我认为这样做并不过分。”

秦昭王也只好答应蔺相如的要求。虽然秦王态度进一步好转,蔺相如心理还是没底,毕竟身在人手,赵国也不甚强大。保险起见,蔺相如派人将和氏壁送回了赵国。这样一来,蔺相如的处境就极其危险了。得罪了秦王,又没有东西可以要挟秦王,是生是死完全掌握在秦昭王的手中。

面对死亡,蔺相如反倒迎了上去。秦昭王好不容易挺过五天戒肉戒色的日子,去找蔺相如要壁,蔺相如摆摆双手,却道:“秦国自缪公以来,背信弃义就成为秦国外交的重要特征,臣担受骗而对不起赵王,所以派人将壁带回了赵国。天下共知秦强赵弱,如果秦国对赵国将信义,赵国绝不敢对秦国不讲信义;如果秦国对赵国不讲信义,赵国也不能把秦国如之何。如果大王实现想得到和氏璧的话,就请先将十五座城交付给赵国,赵国绝不敢不把壁奉上。臣知道欺骗大王的结果是死路一条,那么请大王支起大锅,燃起大火,将臣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