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减法从这里开始(第8/11页)

赵氏、魏氏、韩氏同是智瑶淫威之下的受害者,同病相怜,他们的心已经紧紧地连在一起。但在联合抗智的道路上,三家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原因在于魏氏和韩氏是“博弈”理论的信奉者,按照博弈原理中的最小最大原理,魏桓子、韩康子都想以最小的付出换回最大的收获,当然,前提条件是自己付出一点,让他人承受主要压力,然后自己就可以在后面捡渔翁之利。按照中国的传统解释是,“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智瑶前来讨要土地,韩康子不想打头阵,拱手奉上,轮到魏桓子,他一看韩康子老实上交了,也不说什么老实把土地送上,然而两人一起把目光对准了赵无恤。

要说赵简子的一番心血没有白费,赵襄子的书没有白读。赵襄子一看,啥?跟我要土地,那还了得,土地是君主统治天下的根本,是祖宗传下来的宝贝,怎么可以随便予人,于是向智瑶说不。智瑶便领着两个半心半意的盟友前来会战。赵无恤绝对有种!赵简子九泉之下可以安息了。

两下交锋,寡不敌众,赵氏军队败下阵来。赵无恤准备进行战略大转移,摆在面前有三个地方可选,一、长子,二、邯郸,三、晋阳。

赵无恤认为,长子虽然城池坚固,但却是在官府的催逼之下才修成的,老百姓不见得会诚心守城。邯郸虽然粮草丰富,却是搜刮老百姓得来的,老百姓不一定会英勇杀敌,看来只有晋阳可以逃奔了,于是赵无恤向晋阳方向逃遁。

接任董安于驻守晋阳的长官是尹铎。在上任前尹铎问赵简子:“阁下是需要一座能保命于万一的坚城,还是需要作席梦思被的蚕丝啊?”赵简子说:“坚城。”于是尹铎施行宽刑低赋政策,同时体恤民情,关心生产。临终之前,赵简子告诉赵无恤以后赵家一旦有难,不要担心尹铎上报的户口少,也不要担心晋阳路途遥远,你只管投奔那里。

当赵无恤进入晋阳却一下傻了眼,老百姓虽然不少,城墙也很坚固,但要命的是官仓里没有一粒粮食,武器库里没有一支箭簇。愁得赵无恤直骂爹:“臭老头子,你这不是把我往火坑里推么?”不料尹铎一点不愁,还拍着胸脯说:“只要我老尹三声鞭响,乡亲们马上送来粮食迎接族长,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是刀枪。”

赵无恤说:“那你就甩鞭子吧。”果然尹铎拿起马鞭在空中连甩三声,“啪!啪!啪!”说也奇怪,老百姓真的又是推车,又时担担往官府运送粮食。赵简子又问:“粮食是有了,那么兵器呢。”尹铎用手一指大殿上的柱子,赵无恤顺手望去,只见大殿的柱子发出耀眼的金属光泽。尹铎再一指城墙,赵无恤顺手望去,只见那墙骨分明是一根根溜光水滑、一丈有余的荻蒿。赵无恤马上明白了其中的含义,这才把心放在肚子里。

三家大军随后赶到,将晋阳围得水泄不通。双方相持不下,转眼一年有余。要说智瑶手下还真有人才,这不,又有一名水利系的高才生提出一个水漫晋阳的计划。原来晋阳的旁边有一条河叫“晋水”。只要稍作一点工程使此河改道,滔滔河水就会向晋阳涌去,不由赵无恤不投降。

这个计划马上变成现实,这下可苦了晋阳城,河水深达3丈,以三丈为十米计算,城墙根部受到的压强竟有100000帕斯卡之多,强大的水压之下,不断有水通过城墙的缝隙向城中浸透,时不时地有井喷出现。好在董安于当初的夹板设计,城墙仍然能保持巍然不动,城中人民团结奋战,抗洪抢险,涌现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事迹。这是智氏与赵氏的决战,也是水利系高才生与土木系高才生之间的比拼。

晋阳军民坚持到最后,城中的粮食空了,树皮啃光了,草根挖没了,所有一切飞禽走兽,两栖动物、爬行动物、无脊椎动物都被吃没了。老百姓只好换着孩子吃,灶台被淹了,就把锅吊起来。酿醋的马师傅对熬糖的牛师傅说:“尝尝我的孩子吧,是酸味的。”熬糖的牛师傅也对酿醋的马师傅说:“尝尝我的孩子吧,是甜味的。”吃完之后,两人抱头痛哭,又不敢哭得太用力,保存体力要紧。

城外的智瑶快活无比,一日领着韩康子、魏桓子泛舟游于大水之上,只见大水漫无边际,波涛汹涌、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可怜的晋阳好像大海上的孤岛,随时有被吞没的危险。阴风袭来,有感于眼前的恐怖景象和大自然的伟力,智瑶诗兴大发,遂即兴赋诗一首:“晋阳之水清兮,可以灌人城;晋阳之水浊兮,可胜百万兵。”

两句诗说得身后的韩康子、魏桓子两人同时激灵灵打个冷颤,魏桓子看了看韩康子,心说你怎么也打冷颤,韩康子掐了魏桓子一把,言外之意,你的意思我知道了,难道我的意思你不知道么?原来魏氏的老巢旁边有汾水,韩氏的老巢旁边有绛水。智瑶觉察到两人的小动作,扭头问道:“你俩在搞什么鬼?”还是魏桓子机灵,随口说道,“阁下的诗实在太好了,深深地震撼了我们俩。”智瑶骄傲地说道:“那是,想当初我还拿过晋国诗歌创作大赛一等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