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减法从这里开始(第3/11页)

在大哥、二哥、三哥当政期间季札开始了四处游走。他先后会见了当时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三大贤人——齐国的晏婴,郑国的子产,晋国的叔向,并就一个中心问题分别对三国的政治发表了看法。

他对齐相晏婴说:“你快点把自己的地产和权力还给公室,从此一心在家养老,不要再参与政治了。没有地产,没有权力,你就会比较安全,否则即将到来的权力斗争会将你卷进来,到时你的晚节将不保啊!”晏婴听从了季札的建议,通过陈桓子把地产和权力还给了公室,果然在随后栾氏、高氏发起的权力争夺中,晏婴落得个明哲保身。

后来季札又来到郑国见子产,两人一见如故。季札告诉子产,郑国的政治千头万绪,不久就要出问题,你最好还是按规矩办事,不要太激进,否则灾难就会降临到你身上。子产听从季札的建议,采取温和的执政路线,果然不久郑国国君死去,诸公子争立,子产也成为仇杀的对象。这时公子中有人出来为子产说话:“子产同志比较厚道,郑国之所以今天能继续存在下去,全是子产的功劳,坚决不能杀。”子产因此逃脱噩运。

离开了郑国,观察家又来到了晋国,先是拜会了韩、赵、魏、三家大夫,对他们说:“晋国最终会亡在你们三家之手。”临走的时候又告诉叔向:“老兄你注意点吧,现在晋君生活奢侈而没有威信,各家大夫实力雄厚,晋国迟早将会被三家瓜分。”

季札曾经神奇地预见了齐国和郑国的命运,这次对晋国的预言会应验么?

孔子这时候也站出来说道:“晋国失去了法度,快要灭亡了。晋国本应该遵守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度,作为公共生活的准则,卿大夫应该悉心维护它,百姓才能尊敬长官,长官才能维护住他们的家业。而现在却废弃法度而铸造了刑鼎,百姓都能看到鼎上的条文,还用什么来尊敬贵人?贵人还靠什么来守家业?贵贱没有了次序,还怎么能治理国家?”

蔡史墨也接着说:“范氏、中行氏恐怕要先行灭亡!中行氏是下卿,但违反上面的命令擅自铸造刑鼎,并以此作为国家的法律,因此他是违犯法令的罪人。范氏改变制定的法律,同样是要灭亡的,恐怕还要牵涉到赵氏,因为赵氏参与了。但赵氏出于不得已,如果修养德行,是可以避免祸患。”

孔子的话过时守旧,蔡史墨的话也迂腐的可以,甚至有为赵氏帮闲的嫌疑,但他们与孙子,季叔一样预感到了晋国的将来。所有的预言汇集成一个版本,六卿势大,晋国将亡,六卿中中行氏、范氏先遭淘汰,晋国的将来属于赵氏、魏氏、韩氏。

不知这些预言是史家编造的马后炮还是他们从纷杂的预言中进行了有意识选取,还是让我们把目光转到事态的发展之上。

【3、火并之一】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可在晋国却同时并存着6个实力雄厚的家族,晋国的天空阴云密布,只需要一丝火星,剧烈的火并就会发生。当时赵、魏、韩、智四家在政治上牵扯较多为一派,中行、范两家关系较近为另一派。

历史将选择赵氏首领赵简子作为火并事件的导火索。而此时赵简子先生正在做梦呢。也许是晋国执政的差事太累,赵简子终于累倒了,五天五日不省人事,其实是在做一场贯通人神两界的千秋大梦。在梦中,赵简子见到了传说中的天帝,并与百神在空中游走,天地间响起了混雄的乐曲,自然万物跳起了优美的舞蹈。此情此景,绝非人间所有,赵简子陶醉其中。突然有一只熊向赵简子扑来,天帝命令赵简子用箭射之,赵简子弯弓搭箭一箭射去,熊应声而倒,死翘翘了。随后又有一只罴过来,赵简子又是一箭,那罴也倒在地上死了……

这个梦来得非常蹊跷,赵简子百思不得其解。周公已死,弗洛伊德未生,赵简子无处去问个明白,只好藏在心里。突然有一天,赵简子在外出的时候遇到一个拦路的人,此人死活要见赵简子,说有要紧事情告诉他,赵简子身为晋国执政,一向从善如流,爱才如命,此类情况已经习以为常。见面之后,不用赵简子发话,拦路人便开始为赵简子解梦,原来熊和罴代表晋国的中行氏和范氏,晋国将有大乱,上天要赵简子消灭中行氏和范氏……

不知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还是夜有所梦,日有所思,反正神启是不能不听从的。从此以后,赵简子看中行氏,范氏两家越来越不顺眼,同时赵简子也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向两家摊牌。

晋国的统治中心在今日山西南部、河北西南、河南北部地区。最近一段时间晋国的大家族在这里一直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各家的采邑离得非常近,基本没有战略缓冲地带,消灭对手或被对手消灭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完成,斗争的残酷使赵简子认识到必须有战略深度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狡猾的兔子都挖三个窝,何况赵简子是一只久经政坛风雨的老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