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紫禁城偷拍案(第6/15页)

到了1908年的秋天,南洋同盟会的分支已经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同盟会总部,各地同盟会有事情要向南洋分支的胡汉民报告,没人搭理章炳麟和陶成章,东京同盟会已经是名存实亡。

第三招:绝其后路。这一招最是狠辣,此前孙文已经放弃了《民报》,任由章炳麟饿着肚皮硬撑着,等看看章炳麟饿得差不多了,孙文突然对《民报》恢复投资,章炳麟正欲大喜,惊见他的主笔已经惨遭撤销,这张报纸归了小帅哥汪精卫了。

可想而知章炳麟是多么的悲愤。但更愤怒的,还是要数陶成章。

初时,陶成章眼见得章炳麟饿得打晃,《民报》已经撑不下去了,就一咬牙,离开东京前往南洋募捐,但却被孙文及其支持者沿途阻截,言称:南洋同志甚少,且多非资本家。建议陶成章回东京找钱。

陶成章急了,找到孙文,说明他是为了秋瑾的联省起义而来,至少需要五万元,孙文立即脱下手腕上的手表:就这个了,值不值五万?

孙中山四处张罗,无法筹措,乃出其手表等物,嘱往变款,以救燃眉之急。

孙文当场摘下手表,他的支持者认为这是最真诚不过的态度,可在陶成章看来,这不过是戏弄他而已。

从此陶成章绝口不提同盟会三个字。

光复会再出江湖,陶成章独走南洋。

却不想,南洋华侨只听说过同盟会,不晓得光复会是做什么的,听陶成章讲来说去,才知道两家原是一家,捐款就不太积极,更气人的是,有的当场表示捐款,却是只举牌子不拿钱,当着面说得好好的,可等陶成章去拿钱,却再也找不到人影儿……

陶成章终于知道了弄钱不容易,就收起自尊心,再找孙文,央求孙文开一张介绍信,以便各地收款。

孙文断然拒绝。

陶成章怒不可遏。遂有《孙文罪状》一文横空出世,掀起了同盟会党争的腥风血雨。

《孙文罪状》,是同盟会中最大风波,此文声称:馨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无尽……文中指责孙文残贼同志之罪五条,蒙蔽同志之罪状三条,败坏全体名誉之罪状四条……

总之很严重。

节骨眼上,销声匿迹多年的康有为、梁启超哥儿俩也冲了出来,闹扎猛凑热闹,发表文章修理孙文:

孙文腔中,何尝有一滴爱国之血,眼中何尝有半点爱国之泪,心中何尝有分毫爱国之思,不过口头禅焉耳!

全乱套了。

首先是孙文抛开同盟会,不要了,另行组建中华革命党,南洋同盟会分会积极响应,统统改名为中华革命党,可是这个新名称,老百姓不认……

偏巧章炳麟和陶成章也有点犯糊涂,那同盟会孙文不要了,你快点抓过来啊,可他们偏不,他们也抛开同盟会,恢复重建光复会。

同盟会这个壳,扔大街上没人要,又被中华革命党南洋分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捡了回去,于是中国革命党借壳上市,同盟会又恢复了,仍然是以孙文为总理。

【09.要命的铁路】

同盟会这边焦头烂额,陷入了迷乱之中,那边北京城中,袁世凯的好运也似乎到了头。

慈禧太后突然对袁世凯翻了脸。

言语之中,再也没有了此前的那种倚重,相反,猜忌之心日重,杀机隐现。

而且这个变化,是一日之间突然转变的,此前甚至无丝毫预兆。

事情的肇因应该是江浙铁路案,铁路案是一桩极为怪异的政治争端,其间隐含着中国社会政治的模糊分野与认知,袁世凯正是因为江浙铁路案差点掉了脑袋,又因为四川铁路案走上了权力的巅峰,说起来是件饶有趣味的事。

成也铁路,败也铁路,铁路铁路,成败之路,要命的铁路!

说起铁路,还要从义和团提起,早年义和团最憎恨铁路这玩意儿,质朴的劳苦大众一瞧这嗖嗖嗖跑得飞快的火车就上火,你说你闲着没事跑这么快干什么?火车趴着还跑这么快,那要站起来还了得?所以义和团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拆毁铁路的事业中去,正拆得热闹,八国鬼子来了,义和团从此散伙。

此后,中国人终于发现铁路这玩意儿也不是一无是处,它至少……能够帮助各级领导赚到大钱。

于是江浙的官员们积极行动起来,号召人民群众捐款捐物,踊跃认购铁路债券……轰轰烈烈地搞过一轮,领导拿钱走人了,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中,只听说南洋又多了几个爱国侨胞,那铁路却影子也无。

正因为铁路影子也无,所以新任领导到任,下车伊始,吱哩呱啦,继续号召人民群众捐款捐物,踊跃认购铁路债券……然后领导又失踪了,南洋爱国侨胞的数目保持着可持续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