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秋风落叶(第8/20页)

康熙:朕又没发神经,当然不会这样做!

孝庄:没错,你不会,别人也不会,任何人也不会,可这正是吴三桂的选择。他们又凭什么骂吴三桂?

康熙:可不管怎么说……

孝庄:你凭什么不管?你有什么资格只要求于吴三桂替你流血卖命,却不管他的家人死活?

康熙:因为朕是皇帝啊!

孝庄:没错,你是皇帝,可别人是皇帝吗?他们又凭什么不管?

康熙:那是因为……

孝庄:那是因为,骂吴三桂的人,都以为自己是康熙:可实际上康熙只有你一个,他们不过是另一个吴三桂而已。

康熙:朕明白了。这种不正常的思想,就是我们帝王霸业的根基。

孝庄:没错!你听着孩子,是与非,黑与白,这种认知并不复杂,非常简单。可是许多人却活一辈子也弄不明白,那只是因为他们脑子里充满了糊涂的帝王思想,总是无意识地把自己想象为帝王,无限制地苛求于别人。等到有一天,他被人放在吴三桂的位置上时,才发现这种游戏并不好玩。可等到那时候,一切都晚了。任何人处在吴三桂的位置上,都不可能有其他选择。可是他们却仍然无休无止地谩骂吴三桂,这种怪异的思维,就是我们能够在这里的原因。

康熙:祖母,你是说现在吗?

孝庄:没错,就是现在。

康熙黯然,半晌才道:我们有办法让这一切结束吗?

孝庄:孩子,想想洪承畴是如何平定江南的吧!你可以驯服猛虎,骑在虎背上,但你不可能让这只老虎吃草。你处在皇权思维严重的国民之中,最多可以让自己成为帝王,却无法把他们改变成正常的人。

否则,你就是吴三桂!

明白了!

11.战场上的明星

朝廷正式发布通告,诏告天下,吴三桂的宝贝儿子吴应熊,已经被砍了脑袋。

消息传来时,吴三桂正在饮酒,听到消息,他的手激烈地颤抖起来,放下酒杯,老泪纵横,哭道:今日真是势成骑虎啊!

他说对了。

这可怜的老头,他一辈子都骑在虎背上。

最早的时候是崇祯,不停地把他往虎背上推:然后是李自成,强行将他拖到了虎背上:现在又是康熙。

他只是一个正常人,可是生活在一个扭曲观念盛行的不正常时代,这就让他显得极不正常。

正如兵部尚书王熙所料,杀掉吴应熊,对吴三桂心理上造成了无可修复的创伤,战场形势急转直下。

这时候,康熙把图海叫到了御座前。

图海,姓马佳氏,满洲正黄旗人。初任笔贴式加员外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文化人。到了康熙二年,这个文化人却统帅了四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往川北,大搞人海战术,生生地将李自成的最后余党郝摇旗、李来享等逼得举火自焚。再后来蒙古察哈尔布尔尼闹事,又是图海赶了去,把布尔尼打得哇哇直哭。于是图海的文武全才,让他成为朝中最受瞩目的军事明星。

当吴三桂开闹的时候,军事明星图海被任命为户部尚书,主要的工作是为前线的糊涂蛋们筹款筹饷。但是筹来筹去,康熙就受不了了,把图海叫来,说:老图,朕琢磨这事了。别人因为干不了筹粮这活,所以让他们去打仗,让你老图来筹粮:可直到今天朕才发现,原来那帮人不唯是筹不来钱粮,仗也是打不了的,只有一个胡吃海喝的本事。与其让你辛辛苦苦弄来粮食喂这群废物,那还不如直接派你老图出马,一举将吴三桂摆平算了。老图,你有没有信心?

图海笑道:我还以为什么大不了的事呢,原来就是摆平吴三桂啊!这事,太简单了,你看我把吴三桂摆平了给你看……说罢,掉头就走。

康熙急忙拉住图海:老图先别走。咱们别把事说得太容易,要不然的话,太容易把事情办成了,老百姓们就不会服咱们,咱们这么整……

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二十六日,康熙正式接见图海,拿了一大堆旧瓶子、破罐子,统统赏给图海。然后,又举行隆重的出征仪式,搞得轰轰烈烈,这才让图海离京奔赴前线。

图海这次出马,带的是满清从关外蒙古各部落抽调来的人马,超过十万之众。这是康熙砂锅捣蒜最后一槌子买卖,赢了就赢了,赢不了,他立即会丢下龙椅,重返原始森林,做一个快乐的原始人。

全看图海的本事了。

十万大军正不紧不慢地走路之际,就见前方侦察兵一串接一串地冲过来:报告,可不得了了!王辅臣命部下总兵陈甲率一万五千人,进犯灵州:另有万余人进犯通渭县,渭县城池已经失守,守将下落不明:还有还有……宁夏已经落入王辅臣之手!

图海听了,顿时大急:这个王辅臣,怎么闹得这么欢实呢?大家快点想想法子,咱们是先去求灵州呢,还是救宁夏?还是干脆分兵,一部分救灵州,一部分救宁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