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12章.旌旗未卷 第15节(第2/3页)

“秋收结束后,民夫的问题可以解决,但粮食紧张的问题一时半会还是解决不了。粮食入库、运输都需要时间,马上又要过年了,民夫的征调肯定有所减少减缓。这样一来,大军粮草辎重的紧缺情况至少要到二月前后才能缓解。”

玉石叹了口气,继续说道:“现在最紧缺的是过冬衣物。严寒已经到了,将士们没有棉衣,只能烤火取暖。如果下雪,情况会越来越严重。臣已经数次急告长安和行台,请他们务必想方设法解决此事,但目前看来,他们也无能为力。”

小天子沉默不语,兴致尽失。

“臣打了很多年仗,但这次打南阳是最仓促的一仗,我们几乎没什么准备。”贾诩神色平静地说道,“陛下决定打南阳后,各路大军飞速南下,到了战场后,攻击速度又非常快,此时又正值冬天,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不过,仓促也有仓促的好处,目前战场上的有利态势正是因为我们行动神速而造成的,如果不是叛军措手不及,我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攻击部署吗?”

玉石眉头紧锁,忧心忡忡,“襄阳很快就会反击,而宛城里的叛军以逸待劳,又挟九月全胜之势,士气高昂。在今年冬天里,我们能否把这种有利态势一直保持下去,关键还要看长安和行台能不能及时把粮草军械送到战场。”

“其实这个困难也不是不能解决。”贾诩淡然笑道。

小天子和玉石不约而同地望向贾诩。“爱卿有办法?”小天子惊喜地问道。

“办法是有一个,就怕陛下不同意。”

“你快说说看,是什么办法。”小天子连声催促。

“攻打坞堡。”

小天子和玉石面面相觑,半天没说话。

坞堡又叫坞壁,最早出现在西北两疆的边郡,是边民为了防御胡人入侵而修筑的碉垒,一般能容纳数百人到数千人,后来渐渐被关中、中原的高门大族应用到住宅建筑中,与周围的田野山林构成庄园,成为宗族、门客、部曲、田僮、奴婢的居住地。坞堡的外观颇似城堡,四周常环以深沟高墙,内部房屋毗联,四隅与中央另建塔台高楼,有规模的坞堡一般都具有很强的防御功能。

王莽新朝期间,赤眉、绿林蜂拥而起,天下大乱,这种坞堡建筑因为对保护宗族和财产起了很大作用而逐渐兴起。光武中兴后,高门大族和地方大商贾大富豪都热衷于修建坞堡。黄巾纵横天下时,防守能力很弱但财富充足的坞堡成为血洗的对象,这使得各地的坞主、宗主们不惜代价加固坞堡,征召部曲,提高自己的实力以对抗灾祸,坞堡的建筑规模和防御能力因此得以大大提高。坞主、宗主们实力提升了,在州郡和朝堂上的地位也随即发生了变化,他们的命运也渐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南阳是光武中兴的根基之地,中兴名臣大多出自南阳,所以这里高门大族相对集中,坞堡建筑也相对较多。当年黄巾起事的时候,南阳饱受战乱,南阳因此衰败。董卓祸国之际,这里又是袁术的地盘,百姓饱受盘剥,南阳更加凋敝。随着袁绍入主洛阳,荆襄稳定,南阳逐渐复苏,坞堡的修建也达到了一个高潮。

这时的坞堡规模已经很庞大了,一些门阀富豪的坞堡甚至可以和一座小城相比,一般可以容纳数百户甚至数千户人家。坞主的部曲私兵也不少,有的甚至达到了数千人,实力相当惊人。当然了,像董卓郿坞那种规模的坞堡还是很罕见。

“据臣观察,南阳的坞堡数量可观,大大小小有四五十个。如果我们把它们全部摧毁,不但粮食衣物可以解决,还能得到大量钱财,就连兵力都能得到一定数量的补充。”贾诩靠近小天子,声音稍稍放低了一点,“上次杨凤惨败,和那些坞堡阳奉阴违,通风报信,围追堵截不无关系。”

小天子把脑袋凑近贾诩,也压低嗓门说道:“爱卿,我们攻打坞堡,烧杀抢掠,坞堡里的那些老弱妇孺怎么办?”

“陛下,你这叫妇人之仁。天下一日不平,这些人一日不安,最终他们还是难逃一死,这个道理太简单了。”贾诩正色说道,“陛下承担的是拯救天下苍生之重任,两者孰轻孰重,还用说吗?”

小天子无所适从,连连抓着脑袋。

“陛下,我们摧毁坞堡,不仅仅是为了抢粮食,更重要的目的是诛杀那些骄横跋扈的门阀富豪。”贾诩的声音更低了,“坞堡代表着门阀富豪的实力,门阀富豪有了实力,就会想办法和朝廷争夺人口,兼并土地,掠夺财富,就会和朝廷对着干。今日朝堂上为什么争斗不休,为什么丞相大人和门阀富豪们誓死相搏?原因很明了,就是因为朝廷推行的新田制、新赋税制等一系列制度损害了门阀富豪的利益,新政根本不允许坞堡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