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10章.问鼎中原 第60节(第2/3页)

筵席上,审配和李弘只谈往事,回忆起十几年的征伐岁月,想起死去的郭典、冯翊、沮授、田丰等故人,两人颇为感慨。

辛评在筵席期间,被董访请到了偏帐。董访手里有两封辛毗的书信,一直没有机会递给辛评。辛毗向哥哥报了平安,并详述了自己在晋阳的所见所闻。现在辛毗被拜为大鸿胪府的大行令,对社稷中兴满怀希望。他请兄长慎重考虑,如果时机恰当,还是重新做出选择为好。辛评又惊又喜,他吃惊的是自己的弟弟竟然投降了河北,高兴的是弟弟总算活下来了。虽然投降河北等于背叛了袁绍,但面对洛阳今日的危局,辛毗的选择也无可指责,也许将来还要指望他保全辛氏宗族。辛评当着董访的面烧掉了书信,一句话也没说,返回了大帐。

第二天李弘一直把他们送到了浪汤渠。

审配和李弘拱手而别。

“正南兄,多多保重。”李弘望着审配脸上深深的皱纹,鬓角上的点点白发,蓦然心痛,泪水突然涌上了眼眶,哽咽难语,“当年我率军西进凉州,正南兄曾多有嘱咐,今日一别,不知正南兄……”

审配看到李弘眼里的泪花,凄然惨笑,伸手握住了李弘的双手,“如果你赢了,请善待天下百姓,则大汉必兴。”

李弘郑重地点点头,悲声问道:“我们还有再见之期吗?”

审配黯然轻叹,“此地一别,当是永诀。”说完他连退数步,深施一礼,“我这条命是你救的,却一直无以为报,若有来世,定当誓死相报。请子民多多保重。”

寒风呼啸,旌旗长号。

李弘站在河边,默默地望着审配的背影,心痛如绞。

二月下,前将军吕布、后将军玉石、左将军颜良、龙骧大将军赵云、大将军府长史傅干等文武大吏回到中原。

傅干向大将军李弘禀报了朝廷有关洛阳大战的具体攻击策略,“殿下和鲜于大人都希望大将军马上做出回复,以便朝廷立即下令各战场展开攻击。”

“回奏殿下,同意朝廷的攻击策略。”李弘手指主薄蒋济说道,“子通,再给太尉荀攸大人、左车骑将军鲜于辅大人、右卫将军张燕大人各写一封书信,告诉他们在洛阳大战期间,不要事事请示了,所有兵事皆有三位大人协商后决定,然后即刻禀奏殿下下旨。在扫清洛阳外围,攻克洛阳八关之前,我负责洛阳东面的战场,徐荣将军负责洛阳西面的战场,我们两个都要遵从朝廷的旨意。”

“大将军没什么变动吗?”司马王凌提醒道,“大将军不是有意把攻击时间提前到三月吗?”

“关西和河南两个主攻战场的攻击时间不变。”李弘望向司马懿,笑着说道,“仲达,河内是牵制战场,你回到河内后,和魏延、沮鹄两位大人商量一下,在三月的时候率先展开攻击,以威慑洛阳,迫使他们尽快把兵力向京畿八关收缩。”

“鲁阳呢?我们何时打鲁阳?”文丑急切问道。他在颖川战场上身负重伤,至今才痊愈,憋了一肚子火。

“你们尽快赶回去。”李弘抬手指指颜良、文丑、徐晃、王当、张绣、纪灵说道,“我已经向袁绍宣战了,只要仲达的军队在黄河上集结,洛阳的军队便会攻击阳城,而荆州、豫州的军队也会在汝水河、临颍、新汲方向展开反攻。现在颖川战场上只有吴雄一个人坐镇,军中新卒又多,指挥起来肯定很吃力。你们回去后,把主要兵力攻打鲁阳,尽快切断洛阳和荆、豫两州的联系。”

颜良等人躬身答应。

“记住……”李弘望着颜良说道,“你手上有十万大军,但这十万大军不是打洛阳的主力,而是扫清洛阳外围的主力。你务必记住这一点,千万不要在兵力部署上出现失误,更不要和叛军决战导致大军出现重大伤亡。”

颜良皱起了浓眉,略显疑惑。

“我现在没有足够的民夫给你,因为四月要春耕,包括颖川各郡县,都要春耕,我到五月才能给你足够的民夫。所以在五月之前,你主要的任务是守住颖川,不能让叛军杀进来。”李弘解释道:“洛阳八关是一个防御整体,只要突破一点,攻克其中一个关隘,则八关防御随告失守,叛军就要全线退守洛阳城,所以你初期在颖川只要切断洛阳和荆、豫两地的联系即可,不一定非要攻克鲁阳城。”

“主力大军突破函谷关或者虎牢关之后,你的军队就可以顺利北上进驻广阳关、大谷关、伊阙关和轘辕关。这时你的主力要参加攻打洛阳城的战斗,留驻颖川的兵力就没有什么优势了,极有可能退守到伊阙关、大谷关和轘猿关一线,但我不允许你后退一步,不允许你丢失颖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