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9章.逐鹿中原 第42节(第2/5页)

田丰皱皱眉,继续说道:“本来我们打算北上支援白马,把北疆军挡在白马一线,以威胁北疆军主力的侧翼,迟滞他们的进攻速度。袁大人也同意了这一计策,但如今白马已经丢了,陈留也丢了,北上支援已经没有任何作用,我们只能集中力量先夺陈留了。”

许攸和袁盛互相看看,面露喜色。陈留如果能夺回来,两人罪责好歹都要减轻一点。

“田大人,白马怎么办?不要了?颜良如果乘胜而下,突破燕城、廷津一线,北疆军将直接威胁河南腹地。”袁熙被不断恶化的战局搞得晕头转向、六神无主,说话也有点结巴了,“赵云的士卒和战马都需要食物,但陈留粮食不多,无法长时间供应。我们只要分兵围住陈留,赵云粮草尽绝后,肯定会突围而去。”说完后他觉得自己理由太牵强,于是又补充道,“曹操、刘备即使要撤退,也需要一段时间。北疆军人多势众,为了吃掉他们,势必要围追堵截,这样我们就有足够时间包围陈留了。”

袁熙话里的意思显然是想遵从袁绍的命令,以主力北上阻击颜良,以一部兵力接应曹操刘备的撤退,然后再派一部人马包围陈留。现在他心里有些怨怪田丰。当初要是依照自己的主意,急速分兵支援陈留,陈留怎么会丢?田丰太大意了,以为兵进浚仪城就能吓走北疆铁骑,结果惹出这么大的祸事。父亲知道后,一定会责怪自己无能。

“赵云没有粮食吃,不能杀马吗?”田丰无奈地说道,“战场形势突生剧变,我们必须立即修改应战之策。现在什么都不要管了,集中所有兵力,以最快速度夺回陈留。”

袁熙沉默不语,犹豫不决。

田丰怒极,热血上涌,大声吼道,“夺回陈留,我们还能坚守一段时间。失去陈留,我们就要退守洛阳了。”田丰越说越激动,双手不停地挥舞着。突然,他眼前一黑,干瘦的身躯晃了两晃,一头栽倒在地。

众人大惊,手忙脚乱地抬起田丰,又是喊又是叫。

袁熙愈发慌乱。他犹豫再三,终于痛下决心,兵进陈留。这时候,洛阳的安危是重中之重。如果让北疆军突破了陈留,直杀洛阳,父亲也许会一怒之下砍了自己的脑袋。

****

李弘心悬昌邑城的安危,本意想亲去救助,但在董昭的劝说下,还是决定北上追击曹操、刘备。

中原大战的胜负直接关系到河北的安危、社稷的存亡,只许胜不许败。千斤重担从大军渡河时,便压在李弘的肩上。随着大军的节节推进,这巨大的责任一日比一日沉重,如今已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昌邑城遭到叛军的偷袭,完全出乎他的意外。叛军反扑的势头随着大战时间的推移,敌方各路援军的到来和叛逆首领们应对之策的完善,已经越来越犀利和具有威胁性了。

对昌邑战场的担心让李弘心力交瘁,而定陶战场上出现的变故又让李弘怒气冲天。一系列的突变让李弘筋疲力尽,他感觉太累了,已经难以支撑了。另外,他也要好好整理一下思路,考虑一下接下来的攻击之策。李弘因此放弃了连夜追击,而是下令大军于第二日清晨出发。他心里有一种渴望,希望自己在出发之前能听到昌邑城的好消息。

李弘没有如愿,他带着担心和忧虑匆匆北上了。

下午,大军到达煮枣城。已经先行赶到这一带探查消息的右贤王刘冥的部下告诉他,叛军没有带任何辎重,行进的速度非常快。据煮枣城附近的百姓说,昨天黄昏这支大军就到了煮枣城外。他们没有做任何停留,直接转向西北奔向长垣,估计现在距离长垣城已经很近了。

李弘没有说什么,带着大军继续前进。黄昏时,大军在一个叫黄皮的地方停了下来。

当天晚上,李弘没有接到昌邑的消息。他辗转难眠,长吁短叹,根本睡不着。

呼衍元笳和兰嵘看到大将军心情沉重,特意拉着他闲聊。这几年,李弘的身边总是有匈奴人,他的匈奴话已经说得很熟练了。

呼衍元笳说,这一个月来,大将军日渐憔悴,要注意身体了。大将军如果病倒了,这仗就更难打了,甚至可能兵败如山倒。李弘苦笑,你不能说点吉利的话?你这么说,我更吃不下,睡不着了。

“大将军和过去相比,完全变了一个人。”兰嵘郑重其事地说道,“大将军的笑容少了,我们现在很少看到大将军象过去一样放声大笑。虽然大将军有时候也笑,但笑得很苦,脸上也总是忧虑重重。”他又指指李弘披散的长发,“大将军的头发白了不少,好像一下子衰老了十几岁。我从大将军身上已经看不到过去那股凛冽的杀气了。”兰嵘担忧地看着他,“大将军,你怎么了?你是不是过得很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