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8章.箭在弦上 第15节(第2/3页)

“司马大人大概是担心这几年没仗打了。”张绣在一旁笑道,“如果北疆受灾,朝廷攻打中原的时间肯定要推迟。”

司马懿笑了起来,“我想问问两位大人,打仗是不是也会上瘾?”

张辽和张绣相视而笑,这位年轻人打了快一年的仗,竟然打上瘾了。

“还是不打仗好。”张绣想起死去的亲人和兄弟,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

“是啊。”张辽低声叹道,“等你年纪再大一点,你就知道打仗是一件痛苦而残忍的事。”

望着两位久经沙场的悍将坐在马背上的挺直身躯,司马懿感受到了一股沉重的悲凉和沧桑。

北风呼啸,寒冷刺骨。

三个人牵着马,沿着河堤缓缓而行。

河内战事暂时结束,南军奉命返回晋阳。

前来代替南军驻守河内的是冀州七大营的信都和甘陵两营人马。以后冀州其它五座大营的兵马将轮流赶到河内戍守。

信都营原来由张辽统率,现在改由张绣统率。有传言说,张绣能出任冀州七大营统帅之一,完全是因为当今太尉徐荣的关系。张绣的叔叔张济临死前,曾把自己的侄子托付给了徐荣。很多北疆军将领对徐荣这一做法颇为不满。

张辽改任甘陵营的统帅,坐镇河内。

原甘陵营统帅武烈将军文丑奉旨回朝。他将在邯郸会合南军,率领南军返回晋阳。同行的还有因功被拜奉车都尉的司马懿。

今天,司马懿率领最后一部南军铁骑离开河内。张辽和张绣特意给他送行。

司马懿停下了脚步,“两位大人不要送了,回去吧。我们后会有期。”

张辽有些激动,几个月内,两人并肩作战,同心协力,拿下了河内,彼此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临别之际,他不知道说什么了,“你路上走快一点,估计还能赶上田畴大人的婚礼。”

司马懿笑笑,眼睛忽然有点湿润,“文远兄,谢谢你。这几个月你教了我很多东西。”

“仲达,你是个打仗的天才。”张辽感慨地说道,“将来,也许我会跟着你征战天下。”

司马懿心中一热,深深地给张辽行了一礼。

十二月中,长安。

马超被巨大的痛苦击倒了。

韩遂和庞德一前一后,慢慢走出了马超的军帐。

“先生,你真的还要继续打吗?”

韩遂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依旧默默地走着。他高大消瘦的身躯在寒风里显得格外的单薄而凄凉。庞德望着他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

袁绍杀了马腾全家,袁谭杀了马超全家,六十四个血淋淋的人头被送到西疆大营的时候,西疆人愤怒了。

袁绍传檄天下,说马超私心作祟,图谋关中,在韩遂的怂恿下,置亲人的性命于不顾,置忠孝大义于不顾,逆天而行,举兵背叛,乃世上最为卑劣最为可耻的叛逆。

袁绍的谎言可以欺骗天下人,但无法欺骗西疆人。

伏波将军马援在西疆和关中两地享有永久的荣耀,马腾在西疆各地奋战十几年声名威震边陲。所有的西疆人都认为,马家代表着西疆人的武勇和忠诚,没有人可以肆无忌惮地凌辱它。马腾可以象个英雄一样战死沙场,即使他是被小人陷害,也无损于他的威名。但今天马腾的死,却是对马腾的侮辱,对西疆人的侮辱。

西疆人的仇恨被点燃了,他们同仇敌忾,誓死要攻杀关中,要直捣洛阳,要以袁绍和袁阀的鲜血祭奠西疆所有冤屈而死的英灵。

韩遂的内心里充满了痛苦。

当马腾要离开他,要追随袁绍时,他曾为之心碎过。

当马腾被杀的噩耗传来时,他陷入了深深的愧疚和自责中。如果当初自己没有离开他,马腾也不会落到今天这步境地。

当西疆将士发出雷鸣般的怒吼时,当仇恨和愤怒在西疆大营里炙烈燃烧时,他感觉到的不仅仅是深入骨髓的痛苦,还有巨大的恐惧,还有多年的努力转眼付之东流的悲伤和无奈。

这一仗对于西疆来说,不能打。

西疆在自己独掌大权后,虽然历经了大约十年的稳定,但面对饱受战火摧残,满目苍夷的土地,自己也是回天乏术,只能勉强支撑。一旦遇到灾患,唯一的出路就是杀向关中,大肆掳掠。占据关中就能解决西疆的贫瘠,占据关中就能实现自己独霸一方的梦想。然而,西疆虽然有数万勇猛的将士,有称雄天下的武力,但西疆太穷了。十几年来,一次次的努力最后都化做了一场场的噩梦,关中依旧是一个遥远的梦。

西疆的贫穷没有因为西疆的稳定而改变,但西疆的羌人却因为西疆的稳定得到了恢复元气的时间。十二年前,六月惊雷死了,十二年后,在西疆边陲的羌人部落里,却有了更多的六月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