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7章.风雷激荡 第37节(第3/5页)

曹操需要时间休整军队。为了防备袁术主动攻击,曹操下令大军沿黄河东上,赶到临邑、茌平一线暂避锋芒。

青州平原郡的高唐城是青州军的粮草屯积地,不出意外的话,臧霸现在就在高唐城。臧霸临阵脱逃,如果不及时下旨安抚,他极有可能带走高唐城的粮草,逃往青州腹地。并趁着曹操和袁术在兖州大战无暇顾及青州之际,联合青州黄巾军占据青州全境。

为了安抚臧霸,曹操渡河后,第一件事就是以天子名义下旨赦免臧霸罪责,并让刘备的功曹从事縻芳携带圣旨日夜兼程赶往高唐。

两天后,曹操率军赶到临邑。此时两百多里外的高唐城也送来了消息。这个消息让曹操、刘表、刘备三人喜忧参半。

三个人欣喜万分的是,现在驻守高唐城的不是臧霸,而是夏侯惇、李典、文聘和黄忠。他们在绎幕附近遭到吕布的追杀后,狼狈逃过了大河故渎,并在沿途收整了三千残兵。四个人担心平原城已经失守,于是转向东南方向逃亡。从安德城附近渡过了黄河。他们和曹操一样认为臧霸逃到了高唐。但到了高唐城才知道臧霸根本没来,连个影子没看到。这里除了粮草就是三千督运粮草的青州兵。

既然夏侯惇在高唐,那么大军的粮草问题就暂时解决了。如果月底之前能击败袁术夺回东阿,大军的粮草就能支撑更长时间。到了十月,大军就可以追杀袁术夺回兖州,打通和徐州、豫州之间的联系,得到徐州和荆州的粮草支持。就算此时袁术已经占据了徐州全境,但只要刘表继续留在兖州,荆州的粮草还是能源源不断地运到充州。

夺回兖州后,袁绍是什么态度就很重要了,这也是刘表继续留在兖州的目的之一。袁绍肯定能逃回洛阳,但袁绍要想保住袁阀的声望,维持自己的实力,他就必须要和曹操、刘表等人保持一致,联手讨伐袁术这个叛逆。

三个人忧心忡忡的是,青州十有八九要落到臧霸和黄巾军的手里。

臧霸没有逃到高唐,那他只有一个去处,就是带着一万军队投奔黄巾军,这样他既能躲避曹操和刘备的追杀,又能与流窜在泰山一带的黄巾军管承、管亥部联手攻占青州。夏侯惇担心臧霸趁机肆虐青州,所以他最近派了不少斥候到泰山一带打探消息,结果正如他预料,臧霸日前已经攻克临淄城,而管承、管亥正带着黄巾军在攻打北海。

现在田楷死了,青州军全军覆没。曹操和刘备等人刚刚从冀州撤回,实力大损不说,还要和袁术争夺兖州和徐州,根本无力顾及青州。一个诺大的青州白白便宜了黄巾军。黄巾军从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开始就想攻占青州,前赴后继,整整打了七年,死了上百万人,今天竟然不费吹灰之力白捡了一个青州,想想真的不可思议。曹操、刘备等人此时也只有仰天长叹。谁知道臧霸为了生存,竟义无反顾地重新走上叛逆之路。

臧霸和黄巾军占据青州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曹操、刘表、刘备联手击贩了袁术,拿下了扬州。然后曹操和刘备就可以再次联手攻杀青州了。以兖州军和徐州军的实力,必能一举而下,但问题是,到了那个时候,河北元气已经有所恢复,北疆军中又多是黄巾旧将,黄巾军在无法支撑的情况下,必定向河北救援,北疆军顺势而下,青州就成了河北的囊中之物,然后……

田楷的战死,臧霸的背叛,让曹操称霸中原的计策遭受了重大打击。

曹操无奈之下,召集刘表、刘备和众多部属反复商议,众人对是否立即出兵占据青州争论得很激烈。

现在出兵青州,时机非常好,只要付出很小代价就能击败臧霸和管承的黄巾军。但河北会是什么反应?北疆军会不会和黄巾军前后夹击?袁绍会是什么反应?会不会联手袁术占据中原?

此次冀州大战,北疆军虽然损失不大,但河北财赋却到了极限。河北财赋主要出于冀州,而此次大战地点就在冀州,这对河北财赋的打击是致命的,没有两三年河北休想翻身。李弘诱敌深入,保住了北疆武力,却无法保住河北财赋。不过相比北疆军南下中原作战,李弘还是赚了,好歹北疆军的武力损耗不大,只要有钱有粮,北疆军马上就能呼啸而下。

正是因为如此,无论袁绍、袁术、曹操、刘表、刘备,都想利用有限的几年时间打击对方,迅速拓展自己的实力。如果曹操、刘备的大军陷在青州战场,让袁绍袁术兄弟联手占据中原。那今天这一仗就白打了。

曹操不能放弃青州,更不能放弃中原,此时采取何种对策才能确保自己称霸中原,才能确保大汉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