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3章.狂风暴雨 第12节(第3/4页)

司马赵恒立即劝道:“大人,万万不可。袁绍避而不战,内中大有玄虚。”

公孙瓒转头看向赵恒。赵恒二十多岁,长相英武,刚毅而略显几分孤傲。他是渔阳人,家境贫寒。过去是张举的弟子,追随张举在幽州起事。张举起事失败后,他和被俘的降卒一起被公孙瓒征募入军。公孙瓒在右北平安置流民屯田的时候,他出了不少力,献了很多安民强军之策,公孙瓒为此很欣赏他,予以重用。

“子愚,这里面有什么玄虚?”

赵恒立即把当前冀州形势分析了一下,认为袁绍如果和李弘联手全歼了幽州军,将来的形势将对袁绍极为不利,他很可能迅速被李弘赶出冀州或者被李弘杀了。袁绍不可能拱手把冀州让给李弘,所以赵恒认为袁绍最后肯定会给幽州军让出一条突围之路,让李弘和公孙瓒继续打下去。两个人打得时间越长,对袁绍就越有利。

公孙瓒点点头,随即指着前方说道:“那此事又作何解释?袁绍的目的是什么?”

“北疆军的援军陆续南下,实力越来越强悍。”赵恒说道,“我甚至怀疑袁绍此时已经被北疆军包围了。他担心被我们和北疆军前后夹击,所以只好拖一天是一天,静待战局发生变化。”

“战局发生变化?”公孙瓒眉头一扬,“你是说,袁绍在等田楷和刘备的青州援军?”

“对。田楷和刘备两位大人的援军一到,北疆军就要抽调去阻挡他们的进攻,这时,袁绍的机会到了,我们突围的机会也就到了。”

关靖捻须微笑,“子愚言之有理。我看,我们把这路填平之后,立即回头,继续屯兵云亭。袁绍总是这样挖路,对我们突围非常不利。”

公孙瓒考虑了一下,断然下令,“固守云亭,养精蓄锐,准备突围。”

****

三月初六,甘陵国。

青州军放弃强行攻击甘陵国的计策后,田楷随即想了许多办法,大肆营造青州军即将集结完毕救援公孙瓒的假象。

田楷命令后续大军每天只渡河一千人,渡河之后,在避风亭大肆搭建军帐,冒充五千人的大军。五天之后,青州军大营已经连绵数里,军帐林立,远远看上去,旌旗招展,气势惊人。

屯兵于避风亭十里之外的赵云非常吃惊,急忙飞报李弘。

五天内,青州军至少已经渡河三万人,但青州军还在源源不断地渡河北上,青州军的大营也在日渐扩大。另据潜匿到黄河渡口的斥候回报,高唐渡口上的船只越来越多,来来往往的非常忙碌,青州兵和粮草辎重被整船整船地运到黄河北岸。

赵云要求立即发起攻击,迟恐不及。

同一时间,屯兵于东武城的姜舞也向大将军李弘告急。北疆军的斥候在渤海郡的东光城发现了幽州军的援军,其前锋营已经到达磐河。据斥候的估计,这股援军来自渤海郡和河间国,人数大约在一万人左右。这支军队里还有一千铁骑,其领军的军司马是公孙瓒的手下范方。

李弘急忙召集众将到骠骑大将军营军议。镇护将军张燕也特意绕道赶到了开鲁亭。

朱穆对诸将说了一下最新战局。

公孙瓒最近屯兵于云亭,没有任何动静,显然是在养精蓄锐,固守待援。被围在甘陵城里的幽州军也没有任何突围的迹象。孙亲从邺城传来消息,斥候在馆陶、魏县等魏郡南部一带频繁出没,至今尚没有发现袁绍和冀州军的踪迹。

北疆军现在嘴里含着公孙瓒,手里拿着甘陵城,眼睛望着来自青州和渤海郡的两支援军,因为苦于自身兵力的严重不足,不知先打哪一个好。

麴义、杨凤等人坚决主张先打公孙瓒,但由于赵云和姜舞的铁骑在东面阻敌,北疆军只能调用五万两千人马攻打云亭。而且此时公孙瓒已经休息五天,粮草辎重也尚有存余,在这种情况下攻打云亭,北疆军的损失太大。

李弘、张燕、朱穆等人都认为围歼公孙瓒的时机还没到,必须要等到公孙瓒粮草尽绝,军心大乱之后。

朱穆提出先打下甘陵城,这样王当的大军就能腾出手来参加围歼公孙瓒的决战,或者先帮助赵云或者姜舞击退公孙瓒的援军。

张燕和赵云认为应该趁着青州军立足未稳之际,率先向避风亭发起攻击,把这股对北疆军威胁最大的援军先打掉。打掉这股援军后,公孙瓒生机尽绝,一点指望都没有了,军队会更加涣散。这对围歼公孙瓒有好处。

李弘也倾向于先打青州军。青州军的战斗力可能不是很厉害,但那么多人待在一边虎视眈眈,总是让人很不安,始终是个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