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3章.狂风暴雨 第9节(第2/3页)

****

凌晨,避风亭。

昨天,刘备带着两千人马率先渡过黄河,越过紧贴黄河的大河故渎,平安到达避风亭扎营。

大帐内,烛火通明。翅备、关羽、张飞、简雍等人围坐在一盆炭火四周,低声笑谈。

去年十二月,田楷和刘备率军杀过黄河后,大大小小打了数十战,非带艰苦。许多时候将士们都是在冰天雪地里和黄巾军浴血奋战,由于幽州将士比黄巾军更适应这种严寒气候,他们连战连胜,一路高奏凯歌。

田楷和刘备率军杀到齐国的临淄城后,出城迎接他们的是校尉邹靖。老友相逢,大家都很激动。经过邹靖的介绍,他们才知道青州刺史焦和已经在去年秋天病逝了。青州黄巾军的势力太庞大,焦和无法击败他们,只好带着青州军据城死守,天天焚香求神,日夜盼望援军来救。援军没有盼到,焦和却因为忧郁成疾,一病不起,死了。

焦和病逝后,老将邹靖勉强支撑大局。邹靖资历很老,他曾随前护羌校尉段颎参加过平定西凉的羌人叛乱,后在京中任职北军中候、屯骑校尉。段颎任职太尉后不久因罪下狱自杀,邹靖受到牵连,被朝廷罢职归家。黄巾起事后,再次被朝廷征辟到青州任职校尉,负责平定黄巾之乱。

在邹靖的帮助下,盘驻在青州北部四郡国的黄巾诸部遭到了沉重打击。黄巾军无法抵挡,加上士气低沉,纷纷逃入兖州境内的泰山避难,或者到东郡、济北国等地会合大帅司马俱。二月上的时候,邹靖在田楷和刘备等人的拥戴下,暂领青州刺史,大力安抚青州百姓,重建郡国府衙。

这时,公孙瓒的书信送到了,他在没有任何圣旨的情况下,以自己奋武将军的身份,任命田楷为青州刺史,刘备为平原郡太守,邹靖为济南国国相。一个将军竟然任命自己的下属为一方州郡大吏,这还是闻所未闻的事。袁绍任命州郡大吏,好歹还有个“承制诏书”充充门面。公孙瓒干脆连门面都不要了,我的拳头硬,我说了算。

邹靖当然不能忍受,也不能接受,但面对青州满目疮痍,饿殍遍野的现状,面对幽州郡千里救援之情,在田楷和刘备等人的劝慰下,他也只好眼含泪水,步履蹒跚地带着数千人马去了济南国。国将不国,民生凋敝,生灵涂炭,此时此刻,再争这些毫无意义的祖制、律法还有什么意义?先让百姓安宁修养,吃饱穿暖再说吧。

公孙瓒同时在书信中详细叙说了冀州近况。骠骑大将军已经到达界桥,北疆军和幽州军之间的大战已经不可避免,请两位兄弟速速北上相助。

田楷、刘备随即商议出兵北上相助公孙瓒攻打李弘和袁绍一事。

在三个月的转战征伐过程中,田楷和刘备的军队都有不小的损耗。两人为了补充兵力,一路上从黄巾俘虏中征募了大约两万多人,使青州军的兵力迅速达到了三万人。田楷手头拮据,他直言不讳地告诉青州军的将士们,目前社稷危难,大汉倾覆在即,我等身为大汉臣民,当以拯救社稷为己任。既然此身都可以为国捐躯,还要钱财干什么?所以你们回去告诉士卒,没有军饷,现在大家能吃饱肚子就非常不错了。将来青州稳定了,社稷安定了,大家也就有钱了。

军队是有三万,但不能都去北上支援,考虑到青州的安全,考虑到在一旁虎视眈眈的黄巾军,必须要留一部分军队驻防青州,否则这几个月白忙了。田楷决定留一半军队驻守青州四个郡国,刘备率五千军先到平原郡做好渡河准备,自己领一万大军随后就到。请邹靖回临淄城主持青州诸事。

刘备到了高唐城没几天,黄河就开河了。

刘备和大家闲聊了一会,话题随即转到冀州战事上。

青州这两年烽烟四起,百姓不是逃了死了就是被黄巾军裹挟而去,田地荒芜,颗粒无收,根本没有钱粮。青州要想恢复生机,必须要得到冀州的帮助。

目前这一万五千大军所需的粮草要到甘陵国才能得到补充,所以大家都非常急于赶到甘陵城和公孙瓒会合,不过想到骠骑大将军李弘就在界桥,刘备和众人心里都有点不是滋味。

早在李弘率风云铁骑南下冀州攻杀张牛角的时候,自己和关羽、张飞等人就认识了李弘,虽然只是匆匆一面,但却给自己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后来蓟城大战,攻杀张纯张举的时候,双方再次见面,但那时李弘已经是声名显赫的将军了。再后来发生的事,让自己和部下们既遗憾也很感动。

自己在中山国安熹县杀了中山国府的督邮之后,率众潜逃,身为征北大将军的李弘不但派人在太行山一带四处寻找自己,还亲自上书先帝为自己求情。自己后来被先帝特赦,并且效命于大将军帐下。当大将军何进把这一切告诉自己的时候,自己当时真的非常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