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2章 如临深渊 第16节(第3/3页)

“固守洛阳,封锁关中。”朱俊皱眉问道,“仲简,这份信我有很多地方看不懂,你能给我解释两个问题吗?第一,本初在信中屡次说到讨董,那勤王呢?本初只讨董,不勤王,那讨董是为了什么?本初是什么意思?其次,本初在信中一下子说自己以少帝的承制诏书号令天下,一下子又说自己听从晋阳朝廷的指令,那他到底听谁的?是听他自己的,还是听长公主的?”

淳于琼从容笑道:“大人,现在董卓的大军还在函谷关,我们着急讨论的应该是大军下一步如何行动,而不是这些本不应该我们过问的事。”

朱俊冷冷地回道:“大军下一步如何行动,应该是骠骑大将军的事,和我们也无关。”

淳于琼摇摇头,“董卓的事,大人难道忘记了?如果当初董卓没有进京,大汉社稷又怎会陷入今日这般绝境?今天我们几路大军之所以能击败董卓占据洛阳,是因为李弘拒绝主掌权柄,大家能够齐心协力,但明天呢?明天李弘进了洛阳,如果象董卓一样以武力抢夺权柄,祸害社稷,我们怎么办?是不是再来一次全体大逃亡?再来一次举兵讨李?”

“这个不要你说,我也知道。”朱俊捋须叹道,“我正准备亲自去见骠骑大将军。如今洛阳已克,北疆军应该集中力量攻击关中,而不是进驻洛阳。骠骑大将军和北疆军如果过了函谷关,各地州郡出于前车之鉴,不会顺从朝廷的,这是事实。为了社稷能够早日稳定,只好委屈骠骑大将军了。”

“大人的意思,是继续攻击关中?”淳于琼问道。

“当然。”朱俊坚决说道,“讨董勤王,振兴社稷,乃我辈天经地义之事,岂能半途而废?你回书本初,立即放弃皇统之争,放弃承制,不要祸及袁阀,危害社稷稳定。”

淳于琼点头答应,起身告辞。

朱俊又说道:“仲简,你立即率军赶到函谷关,不要三心二意,坏了讨董勤王的大业。”

“行,我马上到函谷关。”淳于琼说道,“只要北疆军不进洛阳,大人指哪,我打哪。”

“要想北疆军不进洛阳,函谷关就需要更多的兵力。”朱俊说道,“当年董卓入关的教训,你可不要忘记了。”

淳于琼脸一红,羞愧而去。

孙坚一马当先,率先攻击函谷关。

颜良和高览会合后,一万大军迅速跟进。田畴急书,大军不要攻打函谷关,立即占据洛阳城,占据虎牢关和轘辕关,以确保北疆完全控制洛阳。如果洛阳给朱俊、袁绍和孙坚等人控制了,这一仗就白打了。北疆要想生存,就要把命运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上。

颜良和高览稍加商议之后,立即调遣大军急赴各地抢占城池关隘。高造和高顺亲自带着三千大军抢占洛阳城。吴雄带着两千人马抢占虎牢关。项澄带着两千人马抢占轘辕关。

朱俊率军奔赴函谷关途中,突然看到北疆军急速南下,立即明白了颜良的企图。他命令周华迅速回头,抢占洛阳城。自己急赴颜良大营,“董卓就在函谷关,你不打函谷关,却派兵南下抢占城池关隘,你这是干什么?想仿效董卓祸乱社稷吗?”

颜良冷笑道:“打洛阳,我北疆居功至伟,洛阳当然应该由我们占据。至于董卓,估计早就回长安了,再过几天,骠骑大将军就会率军叩关,长驱直入。”他看看愤怒的朱俊,低声安慰道,“大人还是回洛阳主持大局吧,函谷关这里没战事了。”

朱俊无奈长叹,转身要走。颜良立即对手下的亲卫喊道:“快,护送朱大人回洛阳。”

朱俊大怒,“颜虎头,我要到函谷关去,我要讨董勤王,我不去洛阳。”

颜良好言劝道:“大人,我们就算去讨董勤王,也要歇一歇,将士们总要喘口气吧!”

****

四月上,孙坚和颜良攻克函谷关。

孙坚马不停蹄,督军猛进,先下新安城,后据渑池。颜良屯兵函谷关,不打了。

淳于琼看到颜良占据了函谷关,非常吃惊,急忙回头去洛阳,结果洛阳也被高览占了。淳于琼不再进城见朱俊,他和高览客气了几句,率军回孟津和小平津了。

田畴再次急书颜良,豫州牧孔伷病逝,速派大军控制颖川,占据豫州。

颜良大喜,立即让别部司马解悟、徐岩、项陶领三千人赶到颖川,听从田畴的指挥。

解悟担心地问道:“大人,你就带三百亲卫驻守函谷关?”

“哼……”颜良不屑地笑道,“谁敢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