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卷【立马横枪篇】第9章.风卷残云 第27节(第2/3页)

“下旨给张燕,让他暂领并州牧主掌并州军政,全面负责平叛诸事。着重告诉他,务必不要封锁冀州进入并州的各处关隘,否则以抗旨论罪,杀无赦。”

“下旨给张泽(就是张白骑),让他再起两万屯田兵,立即南下剿杀白波蚁贼。”

太尉马日磾急忙阻止道:“陛下,屯田兵是黄巾军,白波蚁贼也是黄巾军,陛下让黄巾军去打黄巾军,这不是自取祸事,河东越打越乱嘛。”

“爱卿只想到他们都是贼,没想到他们一个是吃穿无忧的贼,一个是饿红了眼睛的贼,你怎么知道他们一定会狼狈为奸?”天子不屑地摇手道,“先这么办了。这燃眉之急无论如何都要解,否则下半年河东缺粮,京畿的日子很难过。北军赶到河东之后,再让他们回去屯田。”

“下旨给冀州牧杨奇,叫他不要做得太过份了。如果再驱赶灾民入晋,朕就把调拨冀州的赈灾钱粮统统转给并州。还有,下旨安慰一下赵岐。老大人大概气晕了,竟然连朕都敢威胁。”天子指着蹇硕说道,“派人给老大人送点上好的人参、鹿茸,给他补补身子。”

“再催董卓。”

董卓被逼无奈,只好收拾行装准备动身。此时去并州,自己几十年的努力将尽数化为泡影,自己几十年的威名将毁于一旦,董卓愤怒得几乎要造反了。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惹了什么祸,竟然成了天子和朝廷势必要杀之而后快的人。

今天的并州谁去都是一个身首异处的悲惨下场。为什么不让皇甫嵩去,非要让我去,这摆明了不就是要杀我嘛。李儒本来还想劝董卓两句,但被狂怒之下的董卓一脚踢了出去。董卓指着他痛骂不止。早知花钱买通士族就是这个下场,当初我无论如何也不会听你的,我要是一直跟着奸阉绝不会有今天的绝境。天子和奸阉现在都知道我脚踩三条船,他们虽然嘴里说还在信任我,但心里恨不能把我生吞活剥了。这都是你出得好主意。你害苦了我,知道吗?

李弘刚刚出关,并州就乱成一团,现在谁能收拾并州这个混乱的局面?并州有黄巾军,有灾民,有军屯民屯,还要给北征大军运送粮草军械,这么多事情交织在一起,我董卓就是有十个脑袋一百只手也忙不过来。到时候不要等陛下下旨杀我,我自己就累得吐血而亡了。

我在并州没有根基,没有军队,我也不熟悉并州的军政事务,我去了之后,除了等死我还能干什么?我都快六十了,难道我这么大年纪还去并州再创基业?等根基打下来我早就化成灰了。

董卓歇斯底里地咆哮了一会,心中的怒气渐渐消散了不少。他把李儒扶起来,十分抱歉地拍拍他的肩膀,然后神色坚决地说道:“我绝不进并州。”

李儒说:“目前洛阳的形势对大将军和士人都非常不利,皇统的事估计很快就要水落石出了,所以这个时候将军还是顺应时局伺机而动为好。前期我的判断的确有错误,我没想到当今天子竟然这样厉害,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将军的仕途和性命。从目前天子对你的使用来看,你对天子还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奸阉就不会派人来指责我们,更不会说要我们忠诚于陛下的话。现在将军虽然不愿意进并州,但也不能不离开西凉。将军要是惹恼了陛下,陛下一封圣旨就可以把你押进京城,因此,将军还是遵从圣旨速速离开西凉吧。”

“离开西凉?”董卓无奈地叹了口气,“离开西凉后我们到哪?”

“我们到河东。”李儒说,“河东距离洛阳只有几百里,渡河后旦夕即至,所以我们待在河东最安全,甚至要远远好过待在西凉这个偏远闭塞之地。”

“到河东?”董卓想了一下问道,“滞留河东总要有个理由,我们有什么理由?”

“剿杀白波蚁贼。”李儒说道,“白波蚁贼的首领杨奉不是投靠了将军吗?你让杨奉秘密赶到王屋山,和白波蚁贼取得联系。然后我们把这场平叛大战打上几个月。几个月一过,洛阳也好,并州也好,塞外大战也好,所有的事情都会发生变化,那时将军何去何从自然也就一清二楚了。”

“进京?”董卓蓦然醒悟,脸显惊喜之色,“陛下如今把何进逼上了绝路,他要么束手就缚引颈待死,要么秘密回京发动兵变,皇统之争必然要演变为一场血雨腥风。如果何进发动兵变,那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对。”李儒冷笑道,“何进要发动兵变,必然在朝中要取得士人的支持,但他们军队数量少,实力不足,而天子手握皇权,内有南军外有西园军,实力要远胜何进。所以何进的兵变能否成功,洛阳局势如何发展,我们无法估猜。但我们离洛阳近,将军手上又有军队,只要将军在河东静待时机,无论是天子胜出还是何进胜出,又或者是士人胜出,我们都能从中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