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谁才是真正的王牌(第2/5页)

有一天,朱允炆坐在明皇宫的东角门,脸上布满了忧愁的神色。这时候,黄子澄走了过来,师生二人就在东角门定下了削藩的政治主张。当时两人只是纸上谈兵,本没有碰撞出多少智慧的火花,更没有商量出具体的实施办法。

时过境迁,现在的朱允炆已经是朱明王朝的一国之君,已经没有谁能阻挡他对武力削藩这件事的向往。他决定落实师生二人当年定下的主张,用汉景帝武力削藩的方式,将分散在藩王手中的权力一一收回。武力削藩不是无理取闹,它需要一个理由。论辈分,这些藩王都是自己的叔叔,他们既没有造反又没有乱政,虽然有人在背后说他们图谋不轨,可抓不到把柄,也不好削夺他们的权力。

建文帝想解决藩王问题,但又不想招来麻烦,所以他在极小范围内秘密地进行削藩问题的讨论,但没想到小范围的活动却引起了大范围的关注。朝中那些政治嗅觉灵敏的官员也参与到削藩的讨论中来,由此在帝国的权力中枢形成了三方不同的意见。

一方是削藩强硬派。这一派呈梯队作战模式,在最前方摇旗呐喊的是黄子澄和齐泰等人,而背后谋篇布局的是方孝孺,建文帝则是最大的支持者。按照黄、齐、方三人的意思,既然已经开始磨刀,那索性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藩王势力连根拔除。

另一方是削藩温和派。这一派虽然不反对削藩,但他们希望为暴力削藩蒙上一层温情的面纱。他们觉得这些藩王都是先皇的子嗣,做法不可过于冷血。他们不赞成连根拔除,认为可以借鉴汉武帝实行的“推恩令”。也就是在各个亲王原有的封国领地上,除了嫡长子继承亲王头衔外,其他的儿子也都享有封地和郡王头衔。长此以往,郡王会越来越多,他们的封地会越来越少,势力也就越来越薄弱。这么做既保证了帝国权力根基不会被动摇,同时也保全了皇族之间的亲情。客观地说,这一派提出的方案非常符合实际,且操作性强。

还有一方是削藩反对派。这一派的观点也很明确,那就是不但不能削藩,还要对那些藩王们做到有礼有节。这时候舆论大环境已经在逼藩王造反。为了缓和矛盾,建文帝应该立即打消削藩的念头,摆出一副与他们修好的姿态。

建文初年,户部侍郎卓敬秘密上奏建文帝:“燕王雄才大略,极似太祖,且兵精马强,北平又是战略要地,宜及早剪除,杜绝后患。否则,待其准备就绪,浩浩大军建瓴南下,难以挽回危局。”

建文帝在看完卓敬的奏本后,悄悄地收了起来。但这个世界没有不透风的墙,建文帝削藩的政治谋划还是外泄到了诸藩王那里。由此可见,当时朝廷计划削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而藩王们在京城的势力无孔不入,就算是最高机密也逃不开他们的耳目。

朱允炆君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着削藩。从内廷传出的风声引发了藩王们极度的不安与警觉。他们并不愿意做待宰的羔羊,更何况他们手里有兵马。你在京城磨刀,我就可以在边疆搞搞军演。藩王们恃仗军事武力,不断地向中央施压。藩王们之间互相串联,将矛头对准武力削藩派的主力齐泰和黄子澄。

他们提醒建文帝,不要受外人蛊惑。他们这么做,就是为将来彻底翻脸寻找一个可以说服天下人的借口。这个接口就是“清君侧”,即为了江山社稷,要将皇帝身边的小人都除掉。

这些藩王们越施加压力,建文帝就愈加坚定削藩的决心。既然已经箭在弦上,那索性就冲着靶心而去。对于建文帝来说,那些削藩强硬派就是他的政治盟友。在他还未登基的时候,黄子澄虽然只是个书生,但在宫廷里待了多年,什么样的场面都见过。建文帝命他与兵部尚书齐泰同参国政。建文帝重提当年东角门二人密议削藩之事,黄子澄很快就领会了其中的深意。

黄子澄找到齐泰,他跟齐泰说:“齐尚书,当今皇上年少,在治国方面没有什么经验,可他的那些叔叔们手握重兵,多行不法,照此发展下去,恐怕我大明危矣。你我都曾受先皇之重托,承蒙当今皇上之厚恩,理应为国分忧啊!”

齐泰也是聪明之人,当然能够听出黄子澄话里有话。他还是给出了一个谨慎的意见。他说:“为子则孝,为臣则忠,你我如今都是大明股肱之臣,就理应报效国家。只是削藩之事关系重大,处置不当,恐怕会后患无穷。”

君臣三人最后经过一番合计,决定先从燕王朱棣的亲弟弟周王朱橚的身上下手。

其实黄子澄和齐泰在商议具体的削藩策略时出现了分歧,黄子澄说:“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他们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一定要将燕王拉下马,而到了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齐泰主张首先擒燕,黄子澄则要求剪燕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