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莫扎特演出和宣传:从德奥合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13/14页)

其实,戈培尔尚未穷尽把莫扎特和战事相关联所带来的宣传价值。在他迫切想实现的计划中,有一部关于这位作曲家生平的电影《众神所爱之人》。这部电影于1942年12月5日在萨尔茨堡首映。受托的制片方是纳粹于1938年12月建立的半自治电影厂维也纳电影公司。该公司既炮制鼓吹大德意志帝国的素材,也向公众提供总是和维也纳联系在一起的逃避主义的影片。这个项目请到了一群著名的艺术家。制片人是卡尔·哈特尔,剧本由爱德华·冯·波索狄(Edouard von Borsody)根据理查德·比灵格(Richard Billinger)和爱德蒙·斯特勒日戈夫斯基(Edmund Strzygowski)的中篇小说改编而成。音乐由阿洛伊斯·梅利夏(Alois Melicha)改编并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乐团还选演了不少莫扎特的作品作为电影原声。参演的有德国观众非常熟悉的几个影星,特别是饰演莫扎特的汉斯·霍尔特(Hans Holt)、饰演康斯坦的维妮·马库斯(Winnie Markus)、饰演利奥波德·莫扎特的瓦尔特·扬森(Walther Janssen)和饰演德皇约瑟夫二世的库尔特·尤尔根斯。

《众神所爱之人》从莫扎特离开萨尔茨堡、前往巴黎开始,回顾了他的生平。他在曼海姆遇见韦伯姐妹,在母亲病逝后从巴黎回到萨尔茨堡。随后,影片的大部分讲述他搬到维也纳之后的生活。他写了《后宫诱逃》,娶了康斯坦策·韦伯,在上演《唐·乔万尼》时对康斯坦策的姐姐阿洛夏(Aloysia Weber)重燃旧情,最后在受到神秘人委约创作《安魂曲》后英年早逝。影片接近尾声有一段纯属虚构的场景:莫扎特会见当时尚未出名的贝多芬,后者即兴演奏了《月光奏鸣曲》里的一段。

26.莫扎特传记电影《众神所爱之人》(1942)的杂志海 报。

戈培尔于1942年11月底在一个私人场合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大喜过望。他在日记中写道,对白和导演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他苦口婆心让电影工作者加紧工作,终于收获骄人成绩,这让他沾沾自喜。他也记录了在首映三天后举行的第二次放映。这一次,他不仅理解了第一次没看明白的一些片段,也更坚定了第一次的判断:这部电影“品质非常优秀”[449]。

帝国电影局也为戈培尔的热烈反响背书,评论该片“在国家政治和艺术领域均特别有价值”[450]。但这部电影到底有没有起到政治宣传的目的则值得怀疑。显然,这个问题,战后研究电影在第三帝国所扮演的角色的学者们还没有完全解决。

琳达·舒尔特—萨瑟(Linda Schulte-Sasse)提出,《众神所爱之人》应被列入20世纪40年代发行的一批所谓的“天才”电影。这些电影中最有名者当属赫伯特·迈什(Herbert Maisch)的《弗里德里希·席勒:一个天才的胜利》(Friedrich Schiller—Der Triumph eines Genies,1940)。这些电影有许多是作为“战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重新武装”而拍摄的,是多方合力鼓舞公众士气的政策的一部分。如此看来,这些电影反映了纳粹“对领袖、天才和名人的生物决定论诠释”,将历史诠释为一个斗争过程,这个过程所暗示的是,纳粹主义的当下已经超越了“工具化的”世界,而天才就是在这个世界中与之战斗。[451]这些“天才电影”关注的是18世纪的文化名人;之所以聚焦于此,是有意反思启蒙时代的衰败;正是在启蒙时代,人们不再相信艺术对社会的直接作用,由此产生的天才美学直至今日仍塑造着西方大众世界对艺术的神化。

罗伯特·冯·达萨诺夫斯基(Robert von Dassanowsky)有不同看法。他认为不应该把《众神所爱之人》归为“天才电影”。他同意莫扎特和席勒这样的日耳曼天才有一些共同点,例如两人都是和不理解他们为何伟大的势力战斗着的叛逆英雄。但莫扎特和席勒不同,他的“创作或为权威而作,或反对权威,或无视权威;他尝试操纵权威,权威却对付不了他”。达萨诺夫斯基认为,在哈特尔的电影中,莫扎特的超越性反映在他的艺术里,而不是在他的英雄生涯里,而几个主角各有缺陷的性格则证实了这一点。因此,汉斯·霍尔特的“把莫扎特刻画得稍显女性化,这就否定了‘具有创造力的德国超人’的形象和‘阳刚英雄’这样的陈腔滥调”。而维妮·马库斯饰演的康斯坦策“厨艺不佳,热衷于打扮和社交”,“完全称不上德国女性的楷模”。[452]

冯·达萨诺夫斯基认为,除了反英雄的人物刻画以外,电影中的一些对白也可以诠释为对哈布斯堡王朝旧秩序的怀念,甚至挑战了德国文化优越论。这家电影公司于德奥合并后才成立,本应奉行一种泛日耳曼美学,而电影的姿态却与之相左。与此同时,却有一些元素显然是为迎合无所不在的纳粹意识形态而设置的。达萨诺夫斯基略过一些小细节,如特意把犹太人达·蓬特换成雅利安人苏斯麦耶(详见第四章),而特别关注影片末段,即莫扎特临死时仍挣扎着给《安魂曲》配器的场面。他提醒我们,这一段里特意回避了任何涉及基督教的事物。没有神父被召来主持临终仪式;莫扎特本人则想象升天时迎接他的是《魔笛》中的夜后,而不是基督教的神。最后,莫扎特之死被描绘得具有英雄色彩。显然,明确地说莫扎特被葬在贫民墓,他的命运不被宫廷和公众关心,对战争后方来说是不合适的。[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