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慕容鲜卑 十六 前燕南侵(第2/2页)

慕容霸与慕容俊合兵一处,继续进逼蓟城,王午看看还是守不住,就留了个部将,与邓恒继续南撤到鲁口(今河北饶阳)。燕军没费多大劲,就攻陷了蓟城这个幽州要地。

不久,慕容俊把都城迁到蓟城,中原士大夫们大概从慕容俊身上又看到了希望,相继前往归顺,慕容俊用了极小的损失,就换得了中原争霸中的有利位置。

邺城和襄国之间的魏赵大战可没有因为“黄雀”前燕的介入而中断。冉闵还是把石祗当作自己唯一的军事对手,当时冉魏的士兵总数竟达三十多万,超过了后赵全盛之时,可见冉闵穷兵之极。他在击退了后赵大将石琨的进击之后,亲自率领步骑兵十万围攻襄国。石祗在城内支持了一百多天,实在是扛不住了,只得放弃帝号,改称赵王,派人向慕容俊和姚弋仲乞求援兵。

慕容俊和姚弋仲分别派遣悦绾、姚襄救援石祗,另外石琨也领兵声援襄国。冉闵派部将分头阻挡援军的到来,均告失败。

冉闵不甘受挫,打算亲自出击。部将王泰劝阻说:“如今救援襄国的各路大军云集,假若出战,必然会腹背受敌,不如坚守以待其变。何况陛下亲临战场,万一失机,大事去矣。”

冉闵刚想听从他的谏言,身边的一个道士法饶却出来搭话:“陛下围攻襄国多日,未得尺寸之功;如今贼寇又至,再回避不战,怎么能号令将士呢!”

冉闵属于正宗莽将,经他一激,那里会再细想?他捋起衣袖大声说:“我战心已决,敢再沮丧军心者斩!”

冉闵率领军队倾巢出动,姚襄、悦绾和石琨的援军三路夹攻,石祗又冲击冉闵的身后,魏军大败,所属胡汉官员及将士被歼殆尽。冉闵仅带着十几个骑兵逃回邺城。

冉闵后悔不听王泰的劝阻,迁怒于法饶,肢解了法饶父子。战争的胜败导致不自量力的主角开始颠倒,石祗乘胜派部将刘显率军七万攻打邺城,反过来要消灭冉魏。冉闵忙召王泰进宫商议对策。这王泰也是个头脑发育不健全的,因为前次意见没有得到采纳,居然托病不见皇帝。冉闵要亲自上门慰问,他又说自己病重无法接待。冉闵恼羞成怒,发下恨言:“王泰这家伙给脸不要脸,我难道还真得靠你么?哼,看我先退胡兵,再斩王泰!”说着便率领邺城全部军队出战,大破刘显,一直追击到阳平(今河北馆陶),斩首三万多级。

刘显丧胆,秘密派人请降,卖主求荣,表示愿意回去杀掉石祗,冉闵这才撤兵回到邺城。他不忘兑现诺言,给王泰安了个有意叛逃的罪名,下令处死,灭掉三族。

(冉闵虽是汉人,残暴程度却丝毫不逊于胡人。后赵的统治特别后期是十六国中十分黑暗的时期,冉闵在石氏手下侍奉多年,沾染了太多胡气。如果说杀尽胡人的可怕口号是出于民族报复的话,那么这里仅以个人好恶而胡乱杀人,就可以算是他本人性格上的缺陷了。)

冉魏永兴二年(公元351年)四月,刘显果然杀死石祗及其手下的重要官员,把首级送往邺城。对石祗切齿痛恨的冉闵,当街一把火焚烧了石祗的首级,算是通告天下,后赵到此彻底玩完。

然而,让冉闵死也想不到的是,他本人的末日也随之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