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八 商君列传第八(第3/3页)

商君说:“古语有这样的话:嘴皮话是花朵,内心话是果实;苦口良言是药石,甜言密语是病因。先生果真肯整天正色直言,就是我商鞅治病的药石啊。我将奉事您,您又何必辞让呢!”赵良说:“五羖大夫是楚国的乡下人,听说秦穆公是个贤君,就想拜见他,要去但没有路费,就把自己卖给秦国人,穿着粗布短衣给人喂牛。一年后,秦穆公知道了这件事,把他从牛口之下提拔起来,而位于百官之上,秦国没有人敢怨恨他。他做秦相六七年,东面征伐郑国,三次拥立晋国的国君,一次救止楚国的祸患。在国内开展政教,因而巴郡前来纳贡;在诸侯中施行恩德,因而四面八方的戎族前来归服。由余听到这种情况,叩关求见秦王。五羖大夫做秦相,劳累了也不坐车,暑天不张伞,在国都里步行,不让车马随从,也不操持兵器,因而他的功名记入史册,藏在府库中,德行流传给后代。五羖大夫死的时候,秦国男女都流泪,小孩子不歌唱,连舂米的也不吆喝着用杵了。这就是五羖大夫的德行。如今您能见到秦王,是靠宠幸的小臣景监来替您做主,这就不是成名的办法。您做秦相不以百姓的事为要务,却大筑冀阙,这就不是立功的办法。您对太子的师傅施行黥刑,用严刑峻法残害人民,这是积怨恨、藏祸患。您的教令对人民的影响比国君的命令还要深刻,人民响应您的号召比响应国君的命令还要快捷。如今您又靠旁门左道建立权威,在外朝私自改变君命,这是不能用来作为教化的办法的。您又自居君位自称寡人,天天用新法衡量秦国的贵族。《诗经》说:看那老鼠尚且有肢体,人却没有礼仪;人如果没有礼仪,何不赶快地死。”从《诗经》看来,这不是长寿者的做法。公子虔闭门不出已经八年了,您又杀死祝飀,对公孙贾处以黥刑。《诗经》说:‘得人心的就兴盛,失人心的就溃崩。’您所做的几件事,是无法得人心的。您外出的时候,身后随从的车辆数以十计,随车载着披甲的武士,力壮身强的人坐在车右,拿着矛和持着戟的卫士跟在车的两旁亦步亦趋。这几样有一物不齐全,您绝对不出行。《尚书》说:‘依靠德行的就昌盛,依靠武力的就灭亡。’您的生命好像早晨的露水,瞬息就会有消失的危险,还想要延年益寿吗?那么为什么不归还秦王所赐的商、于等十五个城邑,然后到郊野灌溉田园。您要劝说秦王起用隐居山林的人士,赡养老人,抚恤孤儿,敬重父兄,序列有功劳的人,尊重有德行的人,这样您就可以稍为安全。您如果还要贪图商、于的财富,宠爱秦国的政教,集结百姓的怨恨,那么秦王一旦死去不在其位,秦国要收捕您的人,难道还少吗?您的死亡,一举足的工夫就会到来。商君不听从他。

五个月之后,秦孝公死了,太子登位。公子虔的党徒告发商君想反叛,派差吏逮捕商君。商君逃亡到关口,想住旅店,店主不知他就是商君,说:“商君的法令规定,留宿没有证件的人,店主要犯罪的。”商君长叹一声说:“唉呀,作法的弊端竟然到了这个地步啊!”商君就逃离秦国到魏国去。魏国人恨他欺骗公子卬而使魏军吃败仗,不肯收留他。商君打算到别的国家去。魏国人说:“商君是秦国的犯人。秦国强大,犯人逃进魏国,不把他送回是不行的。”魏人就把商君送入秦国。商君又回到秦国以后,跑到商邑,跟他的党徒发动邑中的士兵,向北出兵攻击郑国。秦国出动部队攻打商君,在郑国的黾池杀死了他。秦惠王用五马分尸处治商君来示众,说:“不要像商君一样反叛!”于是杀灭商君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