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冷铺(第3/5页)

杨继宗听他这样说,却有些不以为然道:“我看杀人者不但心狠手辣,极为歹毒,而且刀法大多老到,应该是些多少练过武功,也见过杀人场面的人。冷铺里的乞丐就算有一两个掺入的歹徒,哪能就一下子凑足十几名凶手呢?”

“杨公子有所不知,这京城里的乞丐与外埠的乞丐还大有些不同。”

汤胤绩也对京城里乞丐的情况颇为好奇,就让逯杲细细说来。

逯杲道:“敝弁听说,京城里的乞丐分为两类。一类叫作团头花子,这些人籍贯就在京师,通常也有固定住处,或是荒屋或是破庙,甚至有在关厢合租居住的。团头花子平时服装较为干净,乞讨时也比较文静,他们上面都有团头管着,按月要给团头交份子钱。当团头的坐地收钱,日子甚是好过,也与保甲关系密切。

“另一类则是冷铺花子。这些人来自天南海北,人员混杂,有无籍的惰民、破落的士民子弟,甚至逃亡的江洋大盗,以及净身后却进不了宫当不成宦官的‘无名白’,最是藏污纳垢之处。冷铺中从来就是狠毒者为王,分成无数的大小帮派,虽然像如今这样一气杀了十几人的事还是头一次见,但此前冷铺中杀人伤人的事已经出过多起。因此敝弁以为,此案最大可能还是冷铺花子互相仇杀。”

杨继宗问:“这些冷铺花子平日穿着如何?”

“他们不论真穷假穷,一律破衣烂衫,已成规矩,乞讨的时候也常常用强动狠,直如抢劫。”

“那逯兄可曾注意,魏大虎手中扯下的一片衣衫是什么质地?”

这一问,逯杲竟然脸红了,嗫嚅道:“这个敝弁倒是疏忽了。”

汤胤绩听说还有扯下的衣衫,忙问现场的物证可都收藏了,就有属下校尉将冷铺杀人现场所绘的图录和收集的物证全都拿到了眼前。

汤胤绩拣出那条秋香色缎片看看,说道:“这却是上好的杭缎,虽然上面有些血污,质地却也是簇新的。杨贤侄,你对此物是怎个看法?”

杨继宗才说:“刚才逯兄剖析精到,处处中的,只有此案是冷铺花子之间仇杀这一点上似有疑问。其一是这伙人杀心太重,来之前就似已经下了决心,一定要将这冷铺里的人全部杀死。到了这里也是毫不迟疑,动作迅捷,以这点来看,不像是乞丐积恨成仇的火并,倒像是一伙作恶多端的匪徒。其二就在这一片衣衫,可知这伙人中至少有一人身着华贵外衣,按逯兄所言,冷铺中的乞丐应当不会穿这样的衣装。”

逯杲连忙点头道:“杨公子想得比小人深入。惭愧。”

“但目前案中最难索解的,却还是印在墙上的那两个手印。逯兄说猜不透其中含义,在下也同样不解。另外,那手印下有一葫芦,我闻了一下,当是盛酒用的,也不像是混乱中掉到那里,却似那魏大虎在临死前有意放到那里的。若真是如此,他放下葫芦,摁上手印,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疑点更叫人想不通。”

汤胤绩忙问什么疑点。

“从现场来看,那魏大虎在门外下腹、后背各中一刀,却死死抓住杀人者的衣袖,并扯下一条缎片。杀人者以为他已经死了,将他拖进屋里,一时紧急并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衣袖被扯破,也没注意魏大虎其实还有一气未绝。”

汤胤绩和逯杲都点头同意杨继宗的分析。

“那伙恶徒走后,魏大虎拼着最后一口气力,爬到墙边,摁上血手印,放置葫芦,肯定是想给我们留下一个重要消息,以利于破案。”

“正该如此。”

“可当时他右手抓着这条衣片,又要往墙上摁那手印,是不是会十分别扭?”

汤胤绩与逯杲听了,都似忽然醒悟。

“逯兄可愿意试着模仿一下那魏大虎当时的动作,看看可还顺手?”

逯杲倒也不觉有什么不便,当即一手拿了那条残缎,就俯在离屋门不远的地上。

杨继宗道:“此时杀人者已去,你要努力爬向墙边去摁那血印。”

逯杲就假作濒死之状,向前爬行了两步,再伸出手去向墙上摁那手印。但因右手中有那衣片,想要摁上手印,只能先把衣片放下。

“逯兄再试试,可有别的什么办法,能一面拿着这片缎子,一面把手印摁上。”

逯杲趴在地上又试了几次,若仍拿着衣片,就算把手印摁上了,也一定会有那片衣袖的明显痕迹。

“现在墙上并没有一丝残袖的印迹,那就只能是魏大虎先放下衣片,摁了血手印,然后再重新把衣片抓到手里。”

逯杲就随着杨继宗所说将这些动作做了一遍。

“逯兄请起。老伯,你看这魏大虎临死之前的一番作为可是有些怪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