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断亲(第2/3页)

好嘛!

当初他觉得官员的俸禄不多,有可能不够花。

就下了一道圣旨,允许官员借国库的钱。

过了这么些年,才发现只有借没有还的,所以国库空下来。

怎么能这样?

有借有还才可以。

只借不还是怎么一回事?

当他是傻瓜!

皇帝大怒。

就下了圣旨,让所有借款的官员,必须归还借国库的钱。

如果不归还,就拍卖他们的家产。

官也不让当。

有爵位的,还要除爵。

长安侯府也是被追债的一家,老侯爷在世时曾经借了不少国库钱财。

原本这件事,甄家人都忘记。

可是户部给了通知,不得不还。

这么一算,就是把侯府公中财产都填进去还不知道够不够。

这怎么行?

那么只能是是掏个人私财。

一个个都是属貔貅的,自然不愿意。

竟然有人就把主意打到了甄氏留下的嫁妆上。

要求杨家支付一半甄氏的嫁妆,去还债。

不然,甄氏就是不孝。

杨陵大怒。

这是在发死人的财。

太可恶!

不过他转念一想,嫁妆什么的他并不在意。

但要是能和侯府断亲就好了。

事实上,这件事也是杨陵做过深思的。

因为到了京城后,他自己又去调查一番,省的发现自己小姑上当。

事实证明小姑没有上当,说的很真。

他发现,侯府的女主人,一个个都是很胆大。

有做高利贷的。

也有包揽讼事的。

一个个都嫌自己活得太好,做违法之事,也不积德行善。

呵呵!

有这样的外家,杨家的孩子倒是有了污点。

虽然和侯府时翻脸,但没有断亲。

如今是个机会。

他就命人把甄氏的嫁妆,全部弄过去还老侯爷的借款,算是甄氏尽孝。

但杨家和侯府就此断亲。

长安侯府从此以后,就不是云双姐弟的外家。

这件事甄母是不知道的。

因为干这个事情的人,也没有想到杨陵能来这一招。

就瞒着甄母。

杨家人也都知道这种的情况不好听,是决口不提。

但双方是心知肚明。

在寺庙里,两家人遇上,只能是装作没有看见。

分开走路。

遇到侯府的人后,云双是有些忧虑的。

甚至是脸色不好看。

余颖是后来知道大侄子干的事情,那时候已经说出去了,就没有管。

在遇到侯府人后,就注意了一下云双。

这个孩子容易想多。

这一点倒是随了她亲娘。

有些事情她一直是压在心里。

憋着。

现在也是。

看后,余颖微微摇头,这孩子。

云双此刻已经陷入自己的思维中,根本就没有注意别人。

她对长安侯府也没有什么好印象,竟然把亲娘的嫁妆要回去,好大的脸。

但亲爹做的决定,她有些反对。

那是娘亲留下的东西。

但也听说了,侯府打算杨家不退嫁妆,就说亡者不孝。

这让云双动容。

最终父亲把嫁妆全部退回去。

云双还不得不装作并不在意的样子。

但心里一直惦记着。

这一次来上香,余颖就是想着让云双散散心。

坑的是,正巧遇到侯府人。

让云双更加不高兴,脸色都变白了。

余颖一看,就让好几个奴仆,陪着她外出看看风景。

说不定会好受些。

结果,云双发现在偏僻的地方种着几棵湘妃竹。

看到那些斑点,犹如是一点点泪痕,云双有些触动,就一下子落下泪来。

她哭得很伤心。

她不明白长安侯府为什么这么做?

在做出这个要求时,有没有考虑她和弟弟的立场?

另外,父亲也不知道为什么同意?

难道他打算另外找个妻子了?

这一连串问题都没有答案。

她是一个女孩子,心思比较多,

这件事过后,虽然父亲依旧是很和蔼,对他们姐弟一样好。

但她心头,老是堵着一块石头一样。

事情怎么走到这一步?

她怎么也搞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要是母亲还活着就好。

杨家和长安侯府一家,就不会走到这一步。

她小声呜咽着,就如同是一只小兽团起身体想要掩饰自己弱小。

眉毛微微皱起,眼圈红肿着。

她特别想念母亲。

其实父亲曾经说过,希望她幸福的生活,而不是常常哭泣。

说老是哭不好。

但这性子就是天生的,就是改不过来。

甚至她是有些羡慕自己的弟弟大宝,这个孩子明显是那种乐天派,天掉下来都会当着被子盖。

母亲去世时,大宝就小。

刚开始是有些痛苦的。

但时间久了,他已经忘却了母亲,云双是不知道说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