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乌龙第一锅 第02章 锅大与锅小

乌龙第一锅,斗大金字、漆底招牌,就亮堂堂地挂在二级路和进县城公路的交汇处!

乌龙县产的铁锅全省有名,乌龙的铁锅炖菜比铁锅的名气还要大上几分,但凡各地的饭店有铁锅炖菜,一定会对客人重重强调“我们师傅是乌龙县来的!”。

乌龙第一锅,都知道是乌龙县铁锅炖菜的招牌饭店!

这个招牌具体挂了多长时候简凡到现在还说不清楚,自打记事起,父亲的熟人一见面都喊老爸叫“简铁锅”,而自己,就成了当之无愧的“简小锅”。从幼儿园开始,这小锅的外号就一直跟到现在,偶而有女生暖昧地叫声“帅哥!”,那个“哥”字明显拉长,加了“OU”音,根本就是帅锅!几个发小死党,见了直接就是“锅哥、锅弟”叫,甚至于连女朋友香香也得了个“锅嫂”的名头!

简凡知道这帮发小这么推崇自己,很大程度上和蹭吃蹭喝有关。不过隐隐地简凡并不反感这个外号,这第一锅的炖菜从小吃到大也不见腻味,何况这些年兄妹俩上学都靠老爸起早贪黑经营第一锅养着全家。不但不反感,反而对饭店后院里垒着的那四口比自己年龄还大的铁锅有一种特殊的亲切味道。

在乌龙县,遍地可见的铁锅炖菜根本就是家家耳熟能详的大众美食,随便到村里乡间拉一个老翁老妇或者小哥大叔,都会这么一手,两三样调味坐底、三五把柴草塞进炉膛火加旺、六七样菜蔬撷扔进锅、先炒后翻加再加几瓢井水长熬、随便做出来都是美味十足,菜熟锅起,蒸气氤氲、香味一屋,婆娘娃娃围一桌,一家就着白馒头热气腾腾吃一锅,配着猪油练的辣椒、地瓜酿的老白烧,逢年过节或者运气好,锅里偶而还会有只野兔、山鸡、肥猪肉片,那才更是乡间人的无上美味了!

而这些美味场景,第一锅可是天天都见!

外人颇觉得神秘的东西在简凡眼里很平凡,从小到大耳渎目染,自觉代替老爸掌勺应该没什么问题,第一锅的炖菜说白了也没有什么稀奇,就是比别人的炖菜花样多了一些,味道呢,要更香更鲜一些;汤味呢,更浓更俨一些;价格呢,要更物美价廉一些!简凡倒不觉得老爸手艺有多高,而且因为没有人在这方面往高处发展,炖菜所用的不过是萝卜白菜豆腐豆芽一些常见的菜蔬,再好一些就是猪牛羊肉,一桌子菜抵不上大饭店里的一盘菜,从来都是薄利经营,小富没问题,发财绝无可能!

进门扑面而来就是炖菜飘来的特有清香,味道很足!

“表哥,回来了!”

“小凡,回来了!”

“儿子嗳!过来过来,去把那一盆小鱼拾掇拾掇!”

一进饭店门,先后有若干人给简凡打招呼,吧台上,一位粗手壮大个的黑妞,那是表妹简桃花!初中辍学在这里客串吧台收费的;擦桌子的、厨房边上水池洗碗的,那是俩跑堂的,一个叫三强、一个叫水生,都是老家人,都姓简!老爸在后院里忙乎着,毕业一年了,老爸已经心安理得地把简凡当成了跑堂使唤!不但使唤,而且是白使唤!

典型的家族式老店,而且店里卖的酒,就是枫林镇爷爷酒坊里酿的玉米黄、地瓜烧,一个月往县城里运一次。

厨房不像厨房,就是乡间标准的农灶,一溜了垒的泥火坐着四七二十八口双耳小锅,慢火煨着另一边是整个一溜儿粗瓷方碗,白面蓝底,也算是乌龙的特产了,案子上,几个硕大的面盆里,堆着切好的白菜、豆腐、青菜、山蘑菇、泡好的粉条、煮过一遍的云豆、油煎过的土豆片,足足堆了一大案子。

出了厨房,后院里四口汤锅,能倒十八担水的大汤锅里,一锅煮的五花肉、另外两锅是羊牛骨架熬的汤、最后一个大锅就壮观了,足足垒了十二层的笼壁,像蒸汽机一般吃吃地冒着白汽,是蒸汽和柴草轻烟混合在一起的水汽,能闻到乡间炊烟的味道!掀开这些秸秆做的笼壁,里面就是又白又嫩又韧的大馒头,这种土法蒸出来的馒头,有秸秆天然的清香和麦香,从早上开火到中午起锅,足足六个多小时,好吃倒是好吃,就是费时费力。而且根本供不应求。简凡已经不止一次劝老爸换个机制馒头的烤箱,可老爸有时候比老妈还固执,一直坚持着这个土法子。

简凡悻悻的蹲下身子看着一盆寸许长的小鱼,八成老爸的酒友钓回来的,摸索着身上,从钥匙扣上解下了一把弧形小刀,一把自制的小刀,一指宽的刀身、三寸多长的刀身,钢锯条磨好的,三刀去鳞、一刀挑肠,手法麻利无比,从小就喜欢干厨房里的这些事,不一会大盆里堆起小鱼越来越多。

“哟,儿子,做这把小刀好使啊!”老爸回头不经意看了一眼,赞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