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7/15页)

第二天一大早,小周被一阵猛烈的咳嗽卢惊醒,这正是久违了的陈家鹊的咳嗽声。陈先生醒了!小周惊喜交集,一跃起身,赶紧穿戴整齐,推开门,却看见老和尚带着两个沙弥正匆匆走来,其中一个提着个砂罐,另一个则提着篮子,里面装着碗、调羹和蜡烛。四人一起进去,在屋里,陈家鹄的咳嗽声又被成倍地放大,如牛吼,如闷雷。

陈家鹄从黑暗中醒来,一时难以适应门外透进来的光亮。但这并不妨碍他分辨来者是谁,他用沙哑无力的声音问:“师父,我这是在哪里?”

“在你涅巢重生的地方。”老和尚说完,沙弥已点燃蜡烛,屋里的黑暗顿时被驱散一空。小周这才看清病人的脸色,竟比屋外那漫山的雪还要苍白,仿佛透出慑人心魄的寒刃,不觉冷得心里一缩。

老和尚径直上前,把了把病人的脉,笑道:“陈居士真是个有福之人啊,遇到坏事也能因祸得福——牛角山遇匪,你吃了惊吓,出了一身大汗,内邪随汗走了不少,后又求得老山参一枝,讨得残喘,好让我妙手回春。”言毕即扎针,完了又伸出手在病人头部轻轻推拿几下,然后问他,“居上可想吃点东西?”陈家鹄苦笑,“光想有什么用,吃了都会吐出来。”“我问你想不想?”老和尚说。陈家鹄摇头,“不想。”老和尚笑道:“怪了,人人都要吃饭咽菜,你陈居士一代才杰之士,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怎么会连饭菜都不想吃呢?你能吃的,一枝二十年的老山参都让你吃了,那苦涩之味实不是食之甘味。想一想,一碗农家菜粥,闻之清香,观之一青二白,食之入口即化,妙哉,妙哉。”

不知为何,陈家鹄顿时觉得口舌生津,咽了一口唾沫。老和尚笑道:“你咽了一口津液,说明你是想吃东西了。想吃什么?嗯,依老衲看,此刻来一碗热乎乎的青菜粥正是你之所想。来吧,我早已给你备好了。”老和尚对两个沙弥挥挥手,一人连忙将罐子打开,正是一罐热气腾腾的青菜粥,另一人则把碗和调羹拿出来,盛了一碗,递给师父。

“把他扶起来。”老和尚吩咐小周。

“请你张开嘴。”老和尚吩咐陈家鹄,陈家鹄便张开了嘴。

“一碗菜粥,菜是青青小菜,米是象牙白米,水是洁净雪水,佐以高山野参汤、红糖、当归、白糖,我用微火熬煮半夜,天下哪有如此美食。来吧,吃吧。”老和尚说着喂了一羹。

又一羹。

再一羹。

如是再三,一碗粥很快见底。陈家鹄担心不争气的胃又给他来老一套,一阵翻腾后把吃下的东西全吐出来。这么想着,他合了口,闭了眼,好像这样可以把要吐的东西挡回去似的。这样过去数分钟后,陈家鹄只觉得胃里生出一股温暖之气,丝丝地往下畅通,同时觉得一股贪婪的食欲填满了欲海,使他下意识地舔了舔嘴唇。老和尚见了,笑道:“还想来一碗?”陈家鹄不假思索地点了头,一旁静观的小周终于找到事做,接过空碗准备再去盛,被老和尚制止。“够了,”老和尚对陈家鹄说, “你这沉疴之躯,久病之身,十分虚弱。所谓虚不受补,能克化这一碗粥就已经很不错,想吃得再过一个时辰。”

一个时辰后,又吃了一碗,还是没吐。

这一天,陈家鹊把一罐子粥吃得一千二净.一粒米都没有吐出来。到了晚上他已经有说话的愿望了,他问老和尚:“我之前吃什么吐什么,现在也没见你用药,怎么一碗粥人肚,只觉肠胃里暖暖的十分受用,不但不想吐,还想再吃。这是什么道理?”老和尚开心笑道:“没什么道理,这是你的命,也是你与老衲的缘分。不过,你既然神志回转,老衲不妨讲一个故事给你听,当做饭后茶余之消遣。”他顿了顿,缓缓讲来,“话说从前有座村庄,供奉着一尊魔鬼木像,为了不让魔神带来灾难,村庄每年都要牺牲一位村民去祭祀他。后来,一位被送去祭祀的村民心想横竖是个死,何不一搏?于是他一把火将魔像烧成了灰烬。没想到从此后,村庄就从魔鬼的阴云中解脱出来。陈居士,你心中或许就有这么一座魔像,阻碍你不能咽食,老衲只是替你暂时驱散了它的阴影,至于能否将它彻底焚毁,还得要靠你自己。”

陈家鹄咀嚼着老和尚的话,若有所悟。

老和尚转过头去,对小和尚说:“你去厨房看看药熬好了没有,熬好了就送过来。”小和尚应声去。老和尚这才又对陈家鹄说:“好了,你神志刚刚回来,不宜多劳神,把心静下来,什么也不必想,老衲自会竭尽所能助你康健。如果你觉得脚指头有疼痛之感,但说无妨。”

陈家鹄一怔,突然哎哟一声叫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