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缉凶(第5/13页)

“假如不把自己当个聪明人,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因为制造问题的多半是笨蛋!”呼延云有点不耐烦,“难道你没有看到墩布旁边有很多脱落的墩布条吗?门框的边沿有两道比较深色的擦痕,就是凶手在塞墩布条的时候留下的啊。”

“这么简单?”马海伟简直不敢相信,“可是我推拉门的时候确实没有打开啊。”

“任何人推拉一扇不容易打开的门,用力都是由小渐大。你还没有用到大力,翟朗就一脚把门踢开了。”呼延云说,“要知道,这个密室并不是凶手的主要作品,他只是想多给警方制造一点儿思路上的小障碍而已。”

“还有翟朗踢开门时发出的‘哐啷’声呢?”

“这个更简单了,你仔细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那个门闩和门扣,都比门底部与地面之间的缝隙要高,所以只要在关门前把它们扔在门内侧的地上,开门时稍微猛一点儿都会将它们冲撞到墙上,发出‘哐啷’的声音。”

林凤冲嘀咕了一句道:“我还真以为是小郭推理的那样,是用电风扇扇轴和电线制造的密室呢。”

“滑轮钓线主义是我最看不起的(注:指用过分复杂的机械手段制造的犯罪),那种犯罪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发生!”呼延云愤愤地说,“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是对逻辑之美最不可饶恕的亵渎!”

林凤冲等人大气也不敢出一口,等他骂完,才小心翼翼地问道:“那么,那一地土皮儿是怎么回事呢?”

呼延云说:“勘查现场的时候,你有没有注意到,在门框下方的内侧,和与打开后的门相贴的西墙下面,分别有两撮黄土?”

“注意到了啊。”林凤冲说,“那是因为土皮儿翘得高,门底部与地面之间缝隙极低,所以门被推开时,撮过去的土啊。”

“说得对!”呼延云看了看蹲在墙角的两个罪犯,“葛友曾经讲过,出事的简易房很久都没有打开过了,里面的土皮儿一直保持完好。那么,假如推开门时,撮到西墙下面很多土的话,重新关上门时,怎么会又带回了很多土,累积在门框下方的内侧呢?”

主人“咕噜”一声,呑咽了一口唾沫。

楚天瑛和林凤冲面面相觑,直到此时他们才意识到这个现象的古怪。

“推开门,撮到墙底下很多土,关上门,又撮回门框下许多土,这说明——”马海伟猛地醒悟过来,“这说明,后来有人在屋子重新撒过土——不不不,是重新撒过土皮儿!”

“这不可能。”楚天瑛摇摇头说,“我们看过,屋子里的土皮儿都是完好无损地排列整齐,而且又相连着的啊。”

“真的吗?屋子里的土皮儿‘都是’完好无损的吗?”呼延云看着他。

静静的,良久,楚天瑛神情困惑地望着呼延云。

突然间,他想到了什么,低下头,嘴唇轻轻地动了几动,再次抬起头的时候,双眼一片明亮:“你的意思是——啊!我明白了!”

呼延云点了点头。

“你们到底在说啥啊?”马海伟还是一头雾水。

“太妙了!太妙了!”楚天瑛简直有些激动了,“老马,凶手在你们‘必然会破坏的现场’上使了个诡计!”

马海伟更加茫然了。

“看起来,屋子里是一地完整的土皮儿,其实不是!”楚天瑛说,“有一个部分的土皮儿是更换过的,那就是你们从门口走向尸体的那条直线!”

“啊?”

“案发之后,无论进入现场的是警察还是普通人,他第一要做的都是查验赵大是否死亡,为此他必须走到赵大身边去。为了不破坏现场,他只能走最短距离——也就是一条宽窄有限的直路。所以,凶手在冲进屋子杀死赵大的时候,只要沿着直线冲过去,再把这条线路上被踩碎的土收走,重新撒上其他简易房里搜罗的土皮儿即可。”

呼延云插了一句说:“就是用丢弃在水塘岸边的纸盒板当簸箕,从最西头那间简易房里舀的土皮儿。”

“新撒的土皮儿不是会被看出和其他土皮儿不相连的吗?”马海伟问。

林凤冲说话了:“老马,你咋还没明白。由于凶手知道当晚一定会有人发现尸体,新撒的土皮儿必然会被首先进入凶杀现场的人踩碎,谁还能看出碎土片和其他土皮儿是否相连?这就是所谓的‘必然会被破坏的现场’啊!”